伪造合同的法律责任是什么,法律规定是什么

更新时间:2023-09-21 17:32:08人浏览
问题描述:
伪造合同的法律责任是什么,法律规定是什么
3位律师解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平台法律顾问团队 咨询我
已帮助94141人 ·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伪造合同的法律后果是:合同无效,双方不具有权利义务。因为伪造合同并不能代表合同当事人真实的意思表示,所以属于合同无效的情形,双方也不需要承担相应的权利义务。法律依据:《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四条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第一百四十六条
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以虚假的意思表示隐藏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依照有关法律规定处理。
第一百五十三条
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但是,该强制性规定不导致该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的除外。
违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第一百五十四条
行为人与相对人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第一百五十五条
无效的或者被撤销的民事法律行为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
2023-09-21 17:31:12
平台特邀律师 咨询我
已帮助187956人 · 响应时间 平均1分钟内

伪造合同需要负下列责任:
1、伪造假合同,给对方造成损失的,需要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2、此外,《刑法》里还规定了合同诈骗罪,如果伪造假合同的行为触犯了刑法规定的犯罪情形,那么,行为人还需要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一般会被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如果诈骗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如果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五百条,当事人在订立合同过程中有下列情形之一,造成对方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一)假借订立合同,恶意进行磋商;
(二)故意隐瞒与订立合同有关的重要事实或者提供虚假情况;
(三)有其他违背诚信原则的行为。
2023-09-21 17:31:17
法律快车咨询顾问 咨询我
已帮助144055人 · 响应时间 平均1分钟内
伪造合同涉嫌合同诈骗罪,需要承担是法律责任是,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以虚构的单位或者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的;
(二)以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或者其他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的;
(三)没有实际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小额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的方法,诱骗对方当事人继续签订和履行合同的。
2023-09-21 17:32:08
声明:以上内容由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若涉及隐私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伪造合同的法律后果是什么
伪造合同的法律后果是什么
伪造合同的法律后果是合同无效,双方当事人无需履行合同,不需要承担相应的权利和义务。合同无效后的处理方式有返还相应的财产、过错方赔偿相应损失等。
确认合同无效纠纷
人浏览
伪造合同需要负下列责任:1、伪造假合同,给对方造成损失的,需要承担损害赔偿责任。2、此外,《刑法》里还规定了合同诈骗罪,如果伪造假合同的行为触犯了刑法规定的犯罪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假合同负什么法律责任
假合同负什么法律责任
假合同应负以下法律责任:1、假合同应应由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认定无效,对于无效行为取得的财产予以返还或作折价补偿,同时应
合同法
人浏览
伪造证据的情形:一、犯罪人为了逃避罪责或嫁祸于他人而故意制造虚假的书证、物证、伪造犯罪现场,或者为包庇同伙而作虚假的陈述;二、证人或鉴定人因与当事人或案件结局有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伪造合同是犯法。例如:存在以下情形是需要承担赔偿责任的:假借订立合同,恶意进行磋商;故意隐瞒与订立合同有关的重要事实或者提供虚假情况;有其他违背诚信原则的行为。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老人财产分配官司受理后多长时间才能宣判
老人财产分配官司受理后多长时间才能宣判
受理老人财产分配官司后一般三至六个月宣判。如果人民法院是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一般需要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宣判,若是有特殊情况导致延长了的,就可能会超过六个月;如
民事案由
人浏览
当事人订约金、押金或者订金等,但没有约定定金性质的,当事人主张定金权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订金可以退。给付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约定的债务的,无权要求返还定金;收受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相关文书下载
限时特惠

海量合同范本 · 任意编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