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咨询一下父亲被列为失信人员,对孩子有影响吗?

更新时间:2023-09-09 17:14:04人浏览
问题描述:
想咨询一下父亲被列为失信人员,对孩子有影响吗?
3位律师解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综合律师团队 咨询我
已帮助150248人 · 响应时间 平均4分钟内
法律分析:父亲是失信人员,孩子由离婚后的母亲抚养,一般不会影响到孩子。父母一方被列为失信人员,除子女就读高收费私立学校外,如果入选的学校、入伍的部队、就业的公司无特殊要求,父亲被列为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不会影响到孩子。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限制被执行人高消费及有关消费的若干规定》 第三条 被执行人为自然人的,被采取限制消费措施后,不得有以下高消费及非生活和工作必需的消费行为:
(一)乘坐交通工具时,选择飞机、列车软卧、轮船二等以上舱位(二)在星级以上宾馆、酒店、夜总会、高尔夫球场等场所进行高消费(三)购买不动产或者新建、扩建、高档装修房屋(四)租赁高档写字楼、宾馆、公寓等场所办公(五)购买非经营必需车辆(六)旅游、度假(七)子女就读高收费私立学校(八)支付高额保费购买保险理财产品(九)乘坐G字头动车组列车全部座位、其他动车组列车一等以上座位等其他非生活和工作必需的消费行为。
被执行人为单位的,被采取限制消费措施后,被执行人及其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影响债务履行的直接责任人员、实际控制人不得实施前款规定的行为。因私消费以个人财产实施前款规定行为的,可以向执行法院提出申请。执行法院审查属实的,应予准许。
2023-09-09 17:12:05
平台特邀律师 咨询我
已帮助153552人 · 响应时间 平均4分钟内

父亲是失信人员如果孩子已经成年了不会对孩子产生什么影响,如果孩子还未成年,将限制子女就读高收费私立学校。失信被执行人,是指被执行人具有履行能力而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
未成年人影响:1.失信被执行人子女不能上私立学校;
2.失信被执行人子女考大学可能被拒绝录取;
3.失信被执行人子女考公务员、军校、航空院校等政审无法通过;
4.失信被执行人未成年子女名下的房产也可强制执行。
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的若干规定》
第一条被执行人未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将其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依法对其进行信用惩戒:
(一)有履行能力而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义务的;
(二)以伪造证据、暴力、威胁等方法妨碍、抗拒执行的;
(三)以虚假诉讼、虚假仲裁或者以隐匿、转移财产等方法规避执行的;
(四)违反财产报告制度的;
(五)违反限制消费令的;
(六)无正当理由拒不履行执行和解协议的。
第二条被执行人具有本规定第一条第二项至第六项规定情形的,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的期限为二年。被执行人以暴力、威胁方法妨碍、抗拒执行情节严重或具有多项失信行为的,可以延长一至三年。
失信被执行人积极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义务或主动纠正失信行为的,人民法院可以决定提前删除失信信息。
第三条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不得依据本规定第一条第一项的规定将被执行人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
(一)提供了充分有效担保的;
(二)已被采取查封、扣押、冻结等措施的财产足以清偿生效法律文书确定债务的;
(三)被执行人履行顺序在后,对其依法不应强制执行的;
(四)其他不属于有履行能力而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义务的情形。
第四条被执行人为未成年人的,人民法院不得将其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
第五条人民法院向被执行人发出的执行通知中,应当载明有关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的风险提示等内容。
申请执行人认为被执行人具有本规定第一条规定情形之一的,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将其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人民法院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十五日内审查并作出决定。人民法院认为被执行人具有本规定第一条规定情形之一的,也可以依职权决定将其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
2023-09-09 17:12:10
平台法律顾问团队 咨询我
已帮助66941人 · 响应时间 平均1分钟内
法律分析:父亲失信影响儿子,具体情况如下:
1、父母是失信被执行人的,子女教育将受到限制,不可以就读于高收费的私立学校;
2、在一些城市的民办学校招生政策中,明确说明民办学校要限制失信行为的子女就读高收费私立学校,已经入学的要立即转学到公立学校;
3、影响到子女的就业。在子女考取公务员、事业编制、大型企业工作岗位的时候,可能会因为父母征信严重不佳而被拒之门外;
4、另外,一些对学生需要政审的学校,也有可能会拒收失信人员的子女。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的若干规定》第一条 被执行人未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将其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依法对其进行信用惩戒:
(一)有履行能力而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义务的;
(二)以伪造证据、暴力、威胁等方法妨碍、抗拒执行的;
(三)以虚假诉讼、虚假仲裁或者以隐匿、转移财产等方法规避执行的;
(四)违反财产报告制度的;
(五)违反限制消费令的;
(六)无正当理由拒不履行执行和解协议的。
2023-09-09 17:14:04
声明:以上内容由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若涉及隐私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失信被执行人的规定有哪些
失信被执行人的规定有哪些
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人借款或者贷款之后不按照规定进行偿还,往往会成为失信被执行人,那么失信被执行人的规定有哪些?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法律快车小编
强制执行
人浏览
你好,失信人员对后面三代都是有影响的
全部9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失信被执行人能坐高铁吗
失信被执行人能坐高铁吗
失信被执行人不能坐高铁。失信被执行人禁止乘坐G字头动车组列车的全部座位、和其他动车组列车一等以上座位,也不能乘坐飞机、列
债权债务
人浏览
成都失信被执行人查询系统是怎样
成都失信被执行人查询系统是怎样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诚信也是立人之本。一个有诚信的人会收到很多的善意。无论做什么,都要讲究诚信。但是就是有人不尊重法律,经常失信。失信被执行人也会给自己的
债权债务法规
人浏览
失信执行人和被执行人有什么区别
失信执行人和被执行人有什么区别
针对我国失信,我国出台了关于失信被执行人的司法解释,旨在指导各级法院正确有效使用信用惩戒措施,建立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并促使失信被执行人尽快履行义务,推动社会信用
行政法规
人浏览
你好,如果子女要考公考编的话是会有一定影响的
全部2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什么是失信被执行人
什么是失信被执行人
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将被整合至被执行人的信用档案中,并以信用报告的形式向金融机构等单位提供,供有关单位在贷款等业务审核中予以衡量考虑。那么什么是失信被执行人?法
刑事辩护
人浏览
法律分析:离婚了对方是失信人员,对孩子没有影响。如果没有离婚,会对孩子有影响。原则上对子女当兵,公务员政审有影响。失信被执行人是指未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并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失信人的子女会受到的影响为:当事人被列入全国失信人员黑名单的,其子女不得就读高收费私立学校。且其子女报考军校或公务员的,政审不予通过,就业时,也会对子女造成一定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法律分析:有一定的影响。若父母一方被列入失信人员名单,未成年子女的就读学校会受到高消费的限制。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的若干规定》第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黑名单只对本人及配偶有影响,对其他人没有影响。但是如果是未成年子女需要父母养育,父母上了黑名单,自然会或多或少给孩子带来间接影响。比如:限制子女就读高收费的私立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临时身份证的用途限制
临时身份证的用途限制
临时身份证的用途限制如下:时间限制,临时身份证只有三个月的有效期;时效限制,需要长期保存复印件的业务不能使用;功能限制,需要刷身份证读卡的无法使用,临时身份证没
民事诉讼法
人浏览
对子女将来的升学和就业有一定的影响。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中学生第一次异地办理身份证
中学生第一次异地办理身份证
中学生第一次不可以异地办理身份证。初次办理身份证必须要在户籍所在地派出所办理。补办和换领居民身份证才可以异地办理。异地换证是为了在外地的群众就近办理身份证明。
民事诉讼法
人浏览
父亲是失信人员,孩子由离婚后的母亲抚养,一般不会影响到孩子。父母一方被列为失信人员,除子女就读高收费私立学校外,如果入选的学校、入伍的部队、就业的公司无特殊要求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你好,具体情况是怎样的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北京网上怎么办理居住证
北京网上怎么办理居住证
在网上办理北京居住证的流程包括有:登录北京市居住证服务平台;进行居住证办理申请;现场提交证明材料;在线领取电子版居住证等。我国《居住证暂行条例》规定,申领居住证
民事诉讼法
人浏览
扫描件能否作为证据
扫描件能否作为证据
扫描件是可以作为证据的。但证据效力比较小,如果没有其他证据来证明合同内容,法院通常不会采信该扫描件。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书证应当提交原件。提交原件确有困难的,可以
民事诉讼法
人浏览
经济纠纷起诉需要证据吗
经济纠纷起诉需要证据吗
经济纠纷起诉在立案阶段是不需要证据的。立案需要满足的条件是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有明确的被告;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属于人民
民事诉讼法
人浏览
需要其直系亲属来办理委托手续的。
全部5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民事起诉书法院拿吗
民事起诉书法院拿吗
民事起诉书不是到法院拿,是起诉书书写好或者是委托他人写好提交给法院。民事起诉状,是指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在认为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或者与他人发生争议时或者需
民事诉讼法
人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