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标权转让流程及资料是怎样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更新时间:2023-08-14 05:22:54人浏览
问题描述:
商标权转让流程及资料是怎样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3位律师解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平台特邀律师 咨询我
已帮助115184人 ·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商标的转让的具体流程包括:1、商标注册人与商标受让人进行协商,并订立书面的转让协议书;2、标注册人与商标受让人共同向商标局提出申请;3、商标局转让注册商标经核准后,予以公告。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第四十二条转让注册商标的,转让人和受让人应当签订转让协议,并共同向商标局提出申请。受让人应当保证使用该注册商标的商品质量。转让注册商标的,商标注册人对其在同一种商品上注册的近似的商标,或者在类似商品上注册的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应当一并转让。对容易导致混淆或者有其他不良影响的转让,商标局不予核准,书面通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转让注册商标经核准后,予以公告。受让人自公告之日起享有商标专用权。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第四十二条转让注册商标的,转让人和受让人应当签订转让协议,并共同向商标局提出申请。受让人应当保证使用该注册商标的商品质量。转让注册商标的,商标注册人对其在同一种商品上注册的近似的商标,或者在类似商品上注册的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应当一并转让。对容易导致混淆或者有其他不良影响的转让,商标局不予核准,书面通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转让注册商标经核准后,予以公告。受让人自公告之日起享有商标专用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第四十二条转让注册商标的,转让人和受让人应当签订转让协议,并共同向商标局提出申请。受让人应当保证使用该注册商标的商品质量。转让注册商标的,商标注册人对其在同一种商品上注册的近似的商标,或者在类似商品上注册的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应当一并转让。对容易导致混淆或者有其他不良影响的转让,商标局不予核准,书面通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转让注册商标经核准后,予以公告。受让人自公告之日起享有商标专用权。
2023-08-14 05:21:00
综合律师团队 咨询我
已帮助157011人 · 响应时间 平均5分钟内
商标权转让流程:
1、转让双方就商标转让等相关事宜达成协商,并订立书面的转让协议;
2、转让双方亲自前往商标局申请变更登记;
3、商标局收到申请后,予以核查,符合要求的,予以公告。受让人自公告之日起享有商标专用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第四条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第四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第四条
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对其商品或者服务需要取得商标专用权的,应当向商标局申请商标注册。不以使用为目的的恶意商标注册申请,应当予以驳回。
本法有关商品商标的规定,适用于服务商标。
第四十二条
转让注册商标的,转让人和受让人应当签订转让协议,并共同向商标局提出申请。受让人应当保证使用该注册商标的商品质量。
转让注册商标的,商标注册人对其在同一种商品上注册的近似的商标,或者在类似商品上注册的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应当一并转让。
对容易导致混淆或者有其他不良影响的转让,商标局不予核准,书面通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
转让注册商标经核准后,予以公告。受让人自公告之日起享有商标专用权。
2023-08-14 05:21:12
法律快车咨询顾问 咨询我
已帮助189332人 · 响应时间 平均5分钟内
商标权转让流程:
1、转让双方就商标转让等相关事宜达成协商,并订立书面的转让协议;
2、转让双方亲自前往商标局申请变更登记;
3、商标局收到申请后,予以核查,符合要求的,予以公告。受让人自公告之日起享有商标专用权。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第四条
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对其商品或者服务需要取得商标专用权的,应当向商标局申请商标注册。不以使用为目的的恶意商标注册申请,应当予以驳回。
本法有关商品商标的规定,适用于服务商标。
第四十二条
转让注册商标的,转让人和受让人应当签订转让协议,并共同向商标局提出申请。受让人应当保证使用该注册商标的商品质量。
转让注册商标的,商标注册人对其在同一种商品上注册的近似的商标,或者在类似商品上注册的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应当一并转让。
对容易导致混淆或者有其他不良影响的转让,商标局不予核准,书面通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
转让注册商标经核准后,予以公告。受让人自公告之日起享有商标专用权。
2023-08-14 05:22:54
声明:以上内容由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若涉及隐私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如何办理商标转让手续
如何办理商标转让手续
当商标权人拥有对这一商标的所有权的时候,是可以对这一商标进行自由处理的,比如将这一商标进行自由转让,那么在这样的一种情况下,如果要将商标进行转让的话,需要什么样
商标转让
人浏览
商标转让流程是:1、转让人和受让人应当签订转让协议;2、转让人和受让人共同向商标局提出申请,且受让人应当保证使用该注册商标的商品质量;3、转让注册商标经核准后,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商标转让是永久转让吗
商标转让是永久转让吗
商标转让一般是永久转让。转让后,原权利人不再享有商标权。但是需注意商标的有效期为十年,到期前可以续展注册。转让注册商标的
知识产权
次播放
商标权转让增值税税率是多少
商标权转让增值税税率是多少
在我们国家,由于人口众多,国家会收取各种各样的税款,用于补贴财政支出,我国的税种有很多,增值税是其中一项大的税种,我们应该做一个合法的纳税人,自觉的缴纳各项税款
商标权
人浏览
商标转让的类型
商标转让的类型
商标转让的类型包括合同转让和继承转让(商标移转)两种。一.合同转让是最常见的一种转让形式,是指商标所有人根据自己的一直,按照一定的条件通过签定转让合同的方式,将
商标转让
人浏览
商标转让的基本流程:1、商标转让流程包括:申请→受理→审查→公告→核发转让证明。2、商标转让所需文件:(1)《转让申请/注册商标申请书》。(2)转让人和受让人的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办理商标转让流程
办理商标转让流程
商标权可以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发生流转,那办理商标转让流程是怎样的呢?下面法律快车小编为你解答疑惑,希望对您有所帮助。转让注册商标所应履行的法定手续。在中国,转让
商标法
人浏览
转让注册商标要走以下流程:1、商标转让双方就转让商标等相关事宜依法达成协商,并订立书面协议;2、转让人和受让人共同向商标局提出申请。符合条件的,予以注册并发给注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商标转让流程的法律规定是:1、当事人就商标转让相关事项达成协商一致;2、双方订立书面协议;3、双方向商标局申请变更登记。受让人自公告之日起享有商标专用权。法律依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临时身份证的用途限制
临时身份证的用途限制
临时身份证的用途限制如下:时间限制,临时身份证只有三个月的有效期;时效限制,需要长期保存复印件的业务不能使用;功能限制,需要刷身份证读卡的无法使用,临时身份证没
民事诉讼法
人浏览
中学生第一次异地办理身份证
中学生第一次异地办理身份证
中学生第一次不可以异地办理身份证。初次办理身份证必须要在户籍所在地派出所办理。补办和换领居民身份证才可以异地办理。异地换证是为了在外地的群众就近办理身份证明。
民事诉讼法
人浏览
未满16岁不可以独自办电话卡,但是可以让监护人代其办理。电信规定,办理认证手机卡的最低年龄是16周岁;不满16周岁的,可以让监护人代其办理。法律依据:《中华人民
全部1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北京网上怎么办理居住证
北京网上怎么办理居住证
在网上办理北京居住证的流程包括有:登录北京市居住证服务平台;进行居住证办理申请;现场提交证明材料;在线领取电子版居住证等。我国《居住证暂行条例》规定,申领居住证
民事诉讼法
人浏览
您儿子在监狱未与家人联系,建议尽快联系监狱了解具体情况。法律上,监狱有义务保障犯人合法权益,包括与家属通信。若长时间无联系,可能涉及特殊情况,需及时关注。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扫描件能否作为证据
扫描件能否作为证据
扫描件是可以作为证据的。但证据效力比较小,如果没有其他证据来证明合同内容,法院通常不会采信该扫描件。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书证应当提交原件。提交原件确有困难的,可以
民事诉讼法
人浏览
第一档电量为每户每月0-200度的用电量,其电价为每度0.48元;第二档电量为每户每月201-400度的用电量,其电价每度加价0.05元;第三档电量为每户每月4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经济纠纷起诉需要证据吗
经济纠纷起诉需要证据吗
经济纠纷起诉在立案阶段是不需要证据的。立案需要满足的条件是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有明确的被告;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属于人民
民事诉讼法
人浏览
法律分析:1、年满16周岁未满18周岁,以自己的劳动作为主要收入来源的未成年人,可以独自坐高铁。2、八周岁以上十八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原则上不能独自坐高铁。3、
全部1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民事起诉书法院拿吗
民事起诉书法院拿吗
民事起诉书不是到法院拿,是起诉书书写好或者是委托他人写好提交给法院。民事起诉状,是指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在认为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或者与他人发生争议时或者需
民事诉讼法
人浏览
1、护理人员受雇于企业、公司的情况,可直接于护理企业取得联系开具合规增值税普通发票。护理行为是医疗机构提供的医疗服务免征增值税。医院方不会开具发票,发生的医疗费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具体看该账户是否涉嫌到诈骗或者洗钱
全部4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私生子户口在父亲名下但信息未录入,可联系当地计生办了解原因。若沟通无果,可向上级部门反映或寻求法律途径解决。若影响孩子权益,应及时咨询律师。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