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老师课后不给我们玩手机是违法的吗?

更新时间:2023-07-25 15:41:14人浏览
问题描述:
大学老师课后不给我们玩手机是违法的吗?
1位律师解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平台法律顾问团队 咨询我
已帮助108551人 · 响应时间 平均5分钟内
你好,建议与学校协商,玩手机无论什么时候玩,会影响学习和休息
2023-07-25 15:41:14
声明:以上内容由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若涉及隐私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如何处理违纪员工
如何处理违纪员工
如何处理违纪员工相信大多数企业管理人员都会觉得现在员工是越来越难管理了,特别是90后、80后的员工。他们有些讲求个性自由,不服从工作安排,想做事就做不想做事就不
劳动关系争议
人浏览
报警试试看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根据我国法律的规定老师收学生手机犯法吗
根据我国法律的规定老师收学生手机犯法吗
根据我国法律的规定,老师收学生手机一般不犯法,但属于违法行为。因为手机属于学生的合法财产,学生拥有手机的完全的所有权,老
公司法
人浏览
教师收手机无论时间多久,都算犯法。学生也属于民事主体,民事主体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以及其他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犯。老师收手机,是侵犯了学生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组织考试作弊怎么处罚
组织考试作弊怎么处罚
组织考试作弊的处罚:构成组织考试作弊罪,一般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
刑事辩护
人浏览
老师在外补课是违法的,根据我国颁布的严禁中小学校和在职中小学教师有偿补课的规定,严禁在职中小学教师参加校外培训机构或由其他教师、家长、家长委员会等组织的有偿补课
全部1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你好 违法的 很高兴能帮助你
全部4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算违法,可以报警处理,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不受侵害。因为如果手机是被人以平和方式拿走的,拿手机那个人可能构成盗窃罪,如果是别人合法占有但是拒不返还给你的,可能会构成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一、网上曝光别人手机号违法吗1、当然,这是犯法的行为,因为没经过个人同意,私自泄露他人的信息,本身就是一种违法行为,再加上透露别人的信息,可能给别人带来的一些不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临时身份证的用途限制
临时身份证的用途限制
临时身份证的用途限制如下:时间限制,临时身份证只有三个月的有效期;时效限制,需要长期保存复印件的业务不能使用;功能限制,需要刷身份证读卡的无法使用,临时身份证没
民事诉讼法
人浏览
你好,如果他伤害你,你就及时报告给老师。
全部2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中学生第一次异地办理身份证
中学生第一次异地办理身份证
中学生第一次不可以异地办理身份证。初次办理身份证必须要在户籍所在地派出所办理。补办和换领居民身份证才可以异地办理。异地换证是为了在外地的群众就近办理身份证明。
民事诉讼法
人浏览
老师没收学生手机的行为是违法的,因为学校老师不是执法机关,无权没收私人财产。学生有权对倾犯合法财产的个人以及机关(除执法机关外)要求财产复原和归还。但是教师没收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1、农村危房改造补贴。发放标准:根据中央规定的补助标准为每户平均5000元。但各个省市可根据具体情况,按照翻新修建、稳定加固等不同方式自行确定补贴数额;2、贫困
全部1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北京网上怎么办理居住证
北京网上怎么办理居住证
在网上办理北京居住证的流程包括有:登录北京市居住证服务平台;进行居住证办理申请;现场提交证明材料;在线领取电子版居住证等。我国《居住证暂行条例》规定,申领居住证
民事诉讼法
人浏览
参照当地政策规定
全部2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扫描件能否作为证据
扫描件能否作为证据
扫描件是可以作为证据的。但证据效力比较小,如果没有其他证据来证明合同内容,法院通常不会采信该扫描件。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书证应当提交原件。提交原件确有困难的,可以
民事诉讼法
人浏览
法律分析:要多少律师费,可以由当事人进行协商确定,所以具体的数额,请自行与律师协商。一、按计时收费方式收费的收费标准:200-3000元/小时。二、按计件收费方
全部1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经济纠纷起诉需要证据吗
经济纠纷起诉需要证据吗
经济纠纷起诉在立案阶段是不需要证据的。立案需要满足的条件是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有明确的被告;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属于人民
民事诉讼法
人浏览
要看你的具体案情
全部2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民事起诉书法院拿吗
民事起诉书法院拿吗
民事起诉书不是到法院拿,是起诉书书写好或者是委托他人写好提交给法院。民事起诉状,是指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在认为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或者与他人发生争议时或者需
民事诉讼法
人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