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通知我们,也没有我们签字拆除房子

更新时间:2023-07-08 21:06:18人浏览
问题描述:
没有通知我们,也没有我们签字拆除房子
3位律师解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法律快车咨询顾问 咨询我
已帮助149071人 · 响应时间 平均4分钟内
法律分析:没有签字房子被拆,拆迁方需要承担相应的责任。依据《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的规定,如果在对被拆迁人进行补偿的情况下,是不能对房屋进行强制拆迁的,被强拆的,受害人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采取暴力、威胁或者违反规定中断供水、供热、供气、供电和道路通行等非法方式迫使被征收人搬迁。禁止建设单位参与搬迁活动。法律依据:《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第二十七条
(一)实施房屋征收应当先补偿、后搬迁;
(二)作出房屋征收决定的市、县级人民政府对被征收人给予补偿后,被征收人应当在补偿协议约定或者补偿决定确定的搬迁期限内完成搬迁;
(三)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采取暴力、威胁或者违反规定中断供水、供热、供气、供电和道路通行等非法方式迫使被征收人搬迁。禁止建设单位参与搬迁活动。
2023-07-08 21:04:05
征地拆迁律师团队 咨询我
已帮助117812人 ·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没有签字房子被拆,拆迁方需要承担相应的责任。依据《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的规定,如果在对被拆迁人进行补偿的情况下,是不能对房屋进行强制拆迁的,被强拆的,受害人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采取暴力、威胁或者违反规定中断供水、供热、供气、供电和道路通行等非法方式迫使被征收人搬迁。禁止建设单位参与搬迁活动。法律依据:《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第二十七条
(一)实施房屋征收应当先补偿、后搬迁;
(二)作出房屋征收决定的市、县级人民政府对被征收人给予补偿后,被征收人应当在补偿协议约定或者补偿决定确定的搬迁期限内完成搬迁;
(三)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采取暴力、威胁或者违反规定中断供水、供热、供气、供电和道路通行等非法方式迫使被征收人搬迁。禁止建设单位参与搬迁活动。
2023-07-08 21:04:15
平台特邀律师 咨询我
已帮助138144人 · 响应时间 平均4分钟内
房屋在没签字的情况下,其强拆行为是违法的。法律规定,没签字是不能司法强拆的,司法强拆是必须要通过所有部门的同意,而且也在认为是合法的情况下才能实施,但如果不签字而且又在期限之内的话,那么就可以申请强制拆除。
《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第二十七条实施房屋征收应当先补偿、后搬迁。作出房屋征收决定的市、县级人民政府对被征收人给予补偿后,被征收人应当在补偿协议约定或者补偿决定确定的搬迁期限内完成搬迁。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采取暴力、威胁或者违反规定中断供水、供热、供气、供电和道路通行等非法方式迫使被征收人搬迁。禁止建设单位参与搬迁活动。法律依据:《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第二十七条实施房屋征收应当先补偿、后搬迁。
作出房屋征收决定的市、县级人民政府对被征收人给予补偿后,被征收人应当在补偿协议约定或者补偿决定确定的搬迁期限内完成搬迁。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采取暴力、威胁或者违反规定中断供水、供热、供气、供电和道路通行等非法方式迫使被征收人搬迁。
禁止建设单位参与搬迁活动。
《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第二十七条实施房屋征收应当先补偿、后搬迁。作出房屋征收决定的市、县级人民政府对被征收人给予补偿后,被征收人应当在补偿协议约定或者补偿决定确定的搬迁期限内完成搬迁。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采取暴力、威胁或者违反规定中断供水、供热、供气、供电和道路通行等非法方式迫使被征收人搬迁。禁止建设单位参与搬迁活动。
2023-07-08 21:06:18
声明:以上内容由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若涉及隐私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房屋拆除每平米多少钱
房屋拆除每平米多少钱
很多地方由于政府需要规划做建设用地,可能就需要把一些朋友的房屋拆除掉,对于被拆迁人来说,也是会得到一笔补偿的,这个补偿方式除了货币补偿就是产权调换,那么房屋拆除
房屋拆迁知识
人浏览
房子没签字被拆了怎么办
房子没签字被拆了怎么办
房子没签字被拆了,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也可以依法提起行政诉讼。实施房屋征收应当先补偿、后搬迁。作出房屋征收决定的市、县
征地补偿
人浏览
房子没签字被拆了怎样办
房子没签字被拆了怎样办
房子没签字被拆了,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也可以依法提起行政诉讼。实施房屋征收应当先补偿、后搬迁。作出房屋征收决定的市、县
征地补偿
人浏览
老人财产分配官司受理后多长时间才能宣判
老人财产分配官司受理后多长时间才能宣判
受理老人财产分配官司后一般三至六个月宣判。如果人民法院是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一般需要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宣判,若是有特殊情况导致延长了的,就可能会超过六个月;如
民事案由
人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