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反保密协议的离职员工将承担哪些法律责任?

更新时间:2023-06-24 14:01:15人浏览
问题描述:
违反保密协议的离职员工将承担哪些法律责任?
3位律师解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平台特邀律师 咨询我
已帮助132346人 ·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法律分析:若员工违反保密协议,可能要承担以下法律责任:
1、民事责任,公司可以要求员工赔偿因违约或侵权给公司造成的损失。
2、行政责任,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有权依法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并可以根据情节处以一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同时工商管理机关还可以责令侵权人将载有商业秘密的图纸、软件及其他有关资料返还权利人或销毁。
3、刑事责任。对于违反保密协议造成严重后果的当事人,我国刑法规定了侵犯商业秘密罪。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一十九条 有下列侵犯商业秘密行为之一,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一)以盗窃、贿赂、欺诈、胁迫、电子侵入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获取权利人的商业秘密的;
(二)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以前项手段获取的权利人的商业秘密的;
(三)违反保密义务或者违反权利人有关保守商业秘密的要求,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其所掌握的商业秘密的。明知前款所列行为,获取、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该商业秘密的,以侵犯商业秘密论。本条所称权利人,是指商业秘密的所有人和经商业秘密所有人许可的商业秘密使用人。
2023-06-24 13:58:02
公司企业律师团队 咨询我
已帮助93438人 · 响应时间 平均5分钟内
法律分析:离职保密协议是合法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三条有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保守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和与知识产权相关的保密事项。
劳动者违反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三条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保守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和与知识产权相关的保密事项。
对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可以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条款,并约定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在竞业限制期限内按月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
2023-06-24 13:58:12
平台法律顾问团队 咨询我
已帮助166117人 · 响应时间 平均4分钟内
员工违反保密协议,要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如果违反了其中的竞业限制约定,要向单位支付违约金;如果涉嫌犯罪,要依法承担刑事责任。法律依据:《民法典》第五百七十七条
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三条
对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可以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条款,并约定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在竞业限制期限内按月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
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
2023-06-24 14:01:15
声明:以上内容由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若涉及隐私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违反保密协议违约金上限
违反保密协议违约金上限
签订了保密协议的当事人应当遵守合同约定的内容,当劳动者不遵守合同相关约定,将公司商业机密泄露出去时,需要承担相应的违约赔偿责任。那么,违反保密协议违约金上限?为
保密合同知识
人浏览
劳动者违反保密规定需要承担下列责任:1、行政责任,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有权依法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并可以根据情节对其处以罚款;2、民事责任,如果保密协议中约定了违约金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保密合同违约金条款相关规定是什么
保密合同违约金条款相关规定是什么
民法典第五百八十五条是关于保密合同违约金条款相关规定,违约金的具体数额和计算方法由当事人约定。当事人违反保密合同的,应当
合同法
人浏览
保密协议的违约金的标准是多少
保密协议的违约金的标准是多少
所谓保密协议简单来说就是事项的保密规定,通常用人单位为了防止商业机密泄露,一般用人单位都会与劳动者签订保密协议。那么,劳动者在...
违约金
人浏览
保密协议是否与竞业禁止有关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违法辞退员工公司需要承担哪些法律后果
违法辞退员工公司需要承担哪些法律后果
违法辞退劳动者的法律后果是:劳动者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继续履行;劳动者不要求继续履行或者劳动合同已经不能
劳动法
人浏览
老人财产分配官司受理后多长时间才能宣判
老人财产分配官司受理后多长时间才能宣判
受理老人财产分配官司后一般三至六个月宣判。如果人民法院是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一般需要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宣判,若是有特殊情况导致延长了的,就可能会超过六个月;如
民事案由
人浏览
相关文书下载
限时特惠

海量合同范本 · 任意编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