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朋友在微信上被信息性骚扰,这是违法的,可以报警处理

更新时间:2023-06-18 01:18:15人浏览
问题描述:
我的朋友在微信上被信息性骚扰,这是违法的,可以报警处理
3位律师解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法律快车咨询顾问 咨询我
已帮助107812人 · 响应时间 平均1分钟内
法律分析:收到骚扰短信,影响了正常生活的,是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行为,当事人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的。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正在发生的违反法律法规和人民警察各项纪律规定,违法行使职权,不履行法定职责,不遵守各项执法、服务、组织、管理制度和职业道德的各种行为。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一)写恐吓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
(二)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
(三)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企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处罚的;
(四)对证人及其近亲属进行威胁、侮辱、殴打或者打击报复的;
(五)多次发送淫秽、侮辱、恐吓或者其他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
(六)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的。
2023-06-18 01:15:52
综合律师团队 咨询我
已帮助161836人 · 响应时间 平均4分钟内
信息骚扰他人不构成犯罪,但是违反了治安管理。根据相关法律的规定,具体如下:
1、如果多次发送淫秽、侮辱、恐吓或者其他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2、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信息骚扰的立案标准是什么
信息骚扰的立案标准,具体如下:
1、以其他方式写恐吓信或者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
2、公开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
3、编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一)写恐吓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
(二)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
(三)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企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处罚的;
(四)对证人及其近亲属进行威胁、侮辱、殴打或者打击报复的;
(五)多次发送淫秽、侮辱、恐吓或者其他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
(六)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的。
2023-06-18 01:16:20
平台特邀律师 咨询我
已帮助85214人 ·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发骚扰信息一般违法。多次发送淫秽、侮辱、恐吓或者其他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发送其他信息,如果次数较多,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对方就会到公安机关进行报案,要求进行处罚的。骚扰短信一般是未经接受者同意一般的短信骚扰,都是在没有事先征得短信接收者同意的情况下单方发布,侵犯接受者的合法权益,在没有征得接受者同意的情况下,侵犯了短信接受者的 通信自由权等一系列权利。
违法性,短信的内容违背法律法规的禁止性规定,如包含虚假和欺诈的广告宣传、传销、骚扰、色情和 封建迷信等内容。对于此类立法禁止发送的 垃圾短信,可以通过 腾讯手机管家等软件进行拦截或举报。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九十三条 有下列寻衅滋事行为之一,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一)随意殴打他人,情节恶劣的;
(二)追逐、拦截、辱骂、恐吓他人,情节恶劣的;
(三)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情节严重的;
(四)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的。
纠集他人多次实施前款行为,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可以并处罚金。第二百九十三条之一有下列情形之一,催收高利放贷等产生的非法债务,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一)使用暴力、胁迫方法的;
(二)限制他人人身自由或者侵入他人住宅的;
(三)恐吓、跟踪、骚扰他人的。
上门骚扰属于什么违法
上门骚扰,如果扰乱了社会秩序,情节严重造成了教学,生产,营业,科研工作,医疗等无法进行,像这类的属于扰乱社会治安罪。如果上门骚扰无事生非,是破坏了社会治安,那么所犯的罪是寻衅滋事罪。
如果上门骚扰,未经过主人的允许,随便出入主人的住宅,或者是进入住宅主人不出来,这属于非法入侵罪。
2023-06-18 01:18:15
声明:以上内容由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若涉及隐私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被人发短信威胁可以报警处理吗
被人发短信威胁可以报警处理吗
当事人被人发短信威胁的,可以报警处理,发短信威胁行为属于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行为,公安机关需要进行立案调查。行为人实施该行为的,可能被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
治安处罚法
人浏览
在网上用语言骚扰他人有可能是犯法的。行为人公然侮辱他人,违反治安管理的,对其可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打骚扰电话是触犯法律的吗
打骚扰电话是触犯法律的吗
打骚扰电话是触犯法律的,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多次发送淫秽、侮辱、恐吓或者其他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可以处五日以下
刑事辩护
人浏览
一直被电话骚扰可以报警处理吗
一直被电话骚扰可以报警处理吗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都会接到各种各样的骚扰电话,有些是广告推销,有些是属于诈骗的电话。一些骚扰电话甚至会一日打几次,严重时会造成个人生活受到影响,那么一直被电话骚
扰乱公共秩序的行为和处罚
人浏览
骚扰短信的处理
骚扰短信的处理
《治安处罚法》第四十二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一)写恐吓信或者以其他
离婚损害赔偿知识
人浏览
你好 有证据建议报警处理
全部2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什么程度骚扰可以报警
什么程度骚扰可以报警
利用打电话的形式,骚扰他人正常生活的,其行为是违法的,只要达到三次以上,受害人就可以报警,要求公安机关依法查处。报案时,
刑事辩护
次播放
是违法的,骚扰本身就已经构成违法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 第四十二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
全部4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短信骚扰可以报警。对尚不构成犯罪的骚扰行为,处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法律依据:《中华
全部1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遭受他人侮辱后能否报警的判断依据不是对方发送了多少条辱骂短信,而是在于是否干扰了他人的正常生活。如果发送辱骂短信的行为已经干扰了他人的正常生活的,即便短信数量不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超过三次骚扰,依法应当予以治安拘留。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临时身份证的用途限制
临时身份证的用途限制
临时身份证的用途限制如下:时间限制,临时身份证只有三个月的有效期;时效限制,需要长期保存复印件的业务不能使用;功能限制,需要刷身份证读卡的无法使用,临时身份证没
民事诉讼法
人浏览
不管对方辱骂短信发了多少条,只要辱骂短信干扰到受害人的正常生活,此时,受害人都是可以报警的,但警方是否受理,需要结合对方辱骂的手段、性质等来判断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中学生第一次异地办理身份证
中学生第一次异地办理身份证
中学生第一次不可以异地办理身份证。初次办理身份证必须要在户籍所在地派出所办理。补办和换领居民身份证才可以异地办理。异地换证是为了在外地的群众就近办理身份证明。
民事诉讼法
人浏览
收到手机骚扰,情况严重的,可以报警,由警方调查处理。其次你还可以自助,象其它网友说的那样安装拦截与防御软件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法律分析:要多少律师费,可以由当事人进行协商确定,所以具体的数额,请自行与律师协商。一、按计时收费方式收费的收费标准:200-3000元/小时。二、按计件收费方
全部1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北京网上怎么办理居住证
北京网上怎么办理居住证
在网上办理北京居住证的流程包括有:登录北京市居住证服务平台;进行居住证办理申请;现场提交证明材料;在线领取电子版居住证等。我国《居住证暂行条例》规定,申领居住证
民事诉讼法
人浏览
你好!视案件的情况,协商收费
全部1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扫描件能否作为证据
扫描件能否作为证据
扫描件是可以作为证据的。但证据效力比较小,如果没有其他证据来证明合同内容,法院通常不会采信该扫描件。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书证应当提交原件。提交原件确有困难的,可以
民事诉讼法
人浏览
需要根据案件的难易程度、涉及的数额等情况来确定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经济纠纷起诉需要证据吗
经济纠纷起诉需要证据吗
经济纠纷起诉在立案阶段是不需要证据的。立案需要满足的条件是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有明确的被告;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属于人民
民事诉讼法
人浏览
道路交通事故需要调解的,当事人可以申请当地人民调解委员会或处理交通事故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进行调解。调解不成或者不按调解方式履行的,当事人还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民事起诉书法院拿吗
民事起诉书法院拿吗
民事起诉书不是到法院拿,是起诉书书写好或者是委托他人写好提交给法院。民事起诉状,是指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在认为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或者与他人发生争议时或者需
民事诉讼法
人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