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用别人的音乐,还说是自己的,犯法吗?

更新时间:2023-06-15 07:56:08人浏览
问题描述:
盗用别人的音乐,还说是自己的,犯法吗
3位律师解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综合律师团队 咨询我
已帮助109933人 · 响应时间 平均4分钟内
你好:可以起诉解决,看证据了
2023-06-15 07:54:13
平台特邀律师 咨询我
已帮助137498人 · 响应时间 平均4分钟内
你好,建议及时报警解决
2023-06-15 07:54:16
法律快车咨询顾问 咨询我
已帮助126118人 · 响应时间 平均3分钟内
对构成非法使用窃听、窃照专用器材罪的行为人,会判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该罪在客观上表现为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而非法使用窃听、窃照专用器材,造成严重后果的情形。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四条
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
故意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第二百八十四条
非法使用窃听、窃照专用器材,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2023-06-15 07:56:08
声明:以上内容由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若涉及隐私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什么是犯罪对象?
什么是犯罪对象?
犯罪对象,是指刑法分则规定的犯罪行为直接作用的具体人或者具体物。
刑法知识
人浏览
可以去腾讯客服投诉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刑事犯罪判刑最低多久
刑事犯罪判刑最低多久
在我国的刑事犯罪中,服刑期限最少的刑事处罚措施是拘役。拘役的最低期限为一个月,被判处拘役的犯罪分子,由公安机关就近执行。
刑事辩护
人浏览
刑法学犯罪特征
刑法学犯罪特征
犯罪是对于社会有危害的行为,大家都不能容忍,犯罪学对于犯罪也有规定。那么刑法学犯罪特征有哪些呢?下面法律快车小编为你解答,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我国刑法规定的犯罪具
刑事辩护
人浏览
犯法,情节严重的,涉嫌犯罪
全部4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犯罪是什么的行为
犯罪是什么的行为
犯罪都是侵害法益的行为。犯罪行为,作为罪体构成要素的行为,是指行为主体基于其意志自由而实施的具有法益侵害性的身体举止。对
刑事辩护
人浏览
您好,属于侵犯他人隐私,违法
全部5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盗用别人的图片一般不犯法。属于违法行为。但行为人行为构成犯罪的除外。且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复制、发行或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其图片作品的,是侵权行为,可以由著作权
全部1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盗图商用触犯著作权。侵权人应当根据情况,承担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情节严重的,有可能被处以行政处罚或者刑事处罚。法律依据:《著作权法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可以平台举报,投诉对方
全部4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临时身份证的用途限制
临时身份证的用途限制
临时身份证的用途限制如下:时间限制,临时身份证只有三个月的有效期;时效限制,需要长期保存复印件的业务不能使用;功能限制,需要刷身份证读卡的无法使用,临时身份证没
民事诉讼法
人浏览
您好,这种情况可以起诉处理的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中学生第一次异地办理身份证
中学生第一次异地办理身份证
中学生第一次不可以异地办理身份证。初次办理身份证必须要在户籍所在地派出所办理。补办和换领居民身份证才可以异地办理。异地换证是为了在外地的群众就近办理身份证明。
民事诉讼法
人浏览
以你的违章时间为准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北京网上怎么办理居住证
北京网上怎么办理居住证
在网上办理北京居住证的流程包括有:登录北京市居住证服务平台;进行居住证办理申请;现场提交证明材料;在线领取电子版居住证等。我国《居住证暂行条例》规定,申领居住证
民事诉讼法
人浏览
具体看当地动迁政策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扫描件能否作为证据
扫描件能否作为证据
扫描件是可以作为证据的。但证据效力比较小,如果没有其他证据来证明合同内容,法院通常不会采信该扫描件。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书证应当提交原件。提交原件确有困难的,可以
民事诉讼法
人浏览
你好,需要结合具体情况判断
全部2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经济纠纷起诉需要证据吗
经济纠纷起诉需要证据吗
经济纠纷起诉在立案阶段是不需要证据的。立案需要满足的条件是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有明确的被告;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属于人民
民事诉讼法
人浏览
你好,请问具体是什么情况呢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民事起诉书法院拿吗
民事起诉书法院拿吗
民事起诉书不是到法院拿,是起诉书书写好或者是委托他人写好提交给法院。民事起诉状,是指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在认为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或者与他人发生争议时或者需
民事诉讼法
人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