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调我去外地支援1个月,我不去,公司就按旷工处理,这样合理吗

更新时间:2023-05-31 09:10:48人浏览
问题描述:
公司调我去外地支援1个月,我不去,公司就按旷工处理,这样合理吗
3位律师解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平台特邀律师 咨询我
已帮助197693人 · 响应时间 平均1分钟内
你好,调岗属于变更劳动合同的主要内容,用人单位必须先与劳动者协商一致,未经劳动者同意,用人单位单方面调整岗位,原则上是无效的。
2023-05-31 09:07:45
平台法律顾问团队 咨询我
已帮助55603人 ·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劳动者可以拒绝调岗降职降薪。调岗应双方协商一致以书面形式作出,如有争议可向当地劳动监察大队投诉或申请劳动仲裁。
2023-05-31 09:08:09
劳动纠纷律师团队 咨询我
已帮助92908人 · 响应时间 平均5分钟内
一般连续旷工三天及以上解除劳动合同,法律未作明确规定,由用人单位规章制度规定。旷工属于严重违反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的,用人单位可以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不需要支付经济补偿。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
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二)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四)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2023-05-31 09:10:48
声明:以上内容由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若涉及隐私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工厂员工离职不批准的办法
工厂员工离职不批准的办法
工厂员工的离职必须事先告知用人单位,不得私自离开工厂,这是对有关规定的漠视行为。那么,工厂员工离职不批准的办法?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法律快车小编
离职协议
人浏览
企业让员工待岗只要是双方一致意思的表示,都属于合法。企业可以在暂时停止经营的情况下,出资安排员工培训期间,员工个人要求中断工作,给劳动者待岗。企业在职工待岗期间
全部1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请假不批不去上班按旷工处理合法吗
请假不批不去上班按旷工处理合法吗
如果劳动者的请假理由不合理或者程序不符合规定,则单位可以不批准,劳动者不去上班按旷工处理是合法的。旷工行为达到严重违反用
劳动法
人浏览
辞职公司不批怎么办,辞职不批合法吗
辞职公司不批怎么办,辞职不批合法吗
根据调查研究显示,每个月每个行业都由于各种原因存在员工离职现象,里面也不乏有些员工提交了离职申请但是用工单位不批准的情况,大家一般在遇到这种情况的时候都比较无措
辞职
人浏览
劳动者因旷工3天被算作自动离职,如果已经正常付出了劳动的,还有工资。只要是工作了,不管是工作几天,都会有工资的。一般在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办理工作交接之后,用人单位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员工拒绝办理入职手续公司能否不发工资
员工拒绝办理入职手续公司能否不发工资
员工拒绝办理入职手续,公司不能不发工资。劳动关系是自用工之日起,即建立的,因此公司需要向员工足额支付其工资,之后再依法解
劳动法
人浏览
你好,对于休息休假是否有福利待遇这一问题,根据法律的规定,法定节假日是带薪休假的,是有工资的。劳动者在法定休假日和婚丧假期间以及依法参加社会活动期间,用人单位应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您好,是否有跟公司做产假报备过
全部2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你好,可以申请劳动仲裁
全部4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利用员工休息时间开会,但支付加班费或者另外安排补休的,合法。休息日开会又不能安排劳动者补休的,加班工资不低于平时工资的百分之二百。用人单位违法延长劳动者工作时间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老人财产分配官司受理后多长时间才能宣判
老人财产分配官司受理后多长时间才能宣判
受理老人财产分配官司后一般三至六个月宣判。如果人民法院是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一般需要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宣判,若是有特殊情况导致延长了的,就可能会超过六个月;如
民事案由
人浏览
用人单位因劳动者漏打卡而扣工资,如果单位公示的规章制度中有相关规定,且扣除的数额合理的,是合法。对于违纪行为,单位有权作出处理;若严重违纪的,单位还可以依法与劳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你好,先与用人单位协商,协商不成的可以申请劳动仲裁,不服仲裁的可以起诉到法院。
全部2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公司无故调动岗位,下降工资劳动者可以与用人单位先行协商,协商不成的,可以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要求支付足额的劳动报酬;或者向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法律依据:《中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