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的赡养和家庭财产的分配是否需要公证才能生效?

更新时间:2023-05-24 09:22:10人浏览
问题描述:
老年人的赡养和家庭财产的分配是否需要公证才能生效?
3位律师解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平台特邀律师 咨询我
已帮助74308人 · 响应时间 平均4分钟内
家庭财产分配及老人赡养协议不是必须公证。
《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五条第
一、二款规定,男女双方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者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约定应当采用书面形式。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适用本法第一千零六十二条、第一千零六十三条的规定。
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的约定,对双方具有法律约束力。
《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二十条规定,经老年人同意,赡养人之间可以就履行赡养义务签订协议。赡养协议的内容不得违反法律的规定和老年人的意愿。
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老年人组织或者赡养人所在单位监督协议的履行。法律依据:《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五条第
一、二款
男女双方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者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约定应当采用书面形式。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适用本法第一千零六十二条、第一千零六十三条的规定。
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的约定,对双方具有法律约束力。
《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二十条
经老年人同意,赡养人之间可以就履行赡养义务签订协议。赡养协议的内容不得违反法律的规定和老年人的意愿。
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老年人组织或者赡养人所在单位监督协议的履行。
2023-05-24 09:20:48
法律快车咨询顾问 咨询我
已帮助118145人 · 响应时间 平均4分钟内
赡养协议里面能分配财产。只要是参与各方自愿的,意思表示真实,既不违反法律法规强制性规定,也不违背公序良俗的,原则上,分配财产的约定就是合法有效的。
《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十四条法律依据:《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十四条
《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十四条
赡养人应当履行对老年人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义务,照顾老年人的特殊需要。
赡养人是指老年人的子女以及其他依法负有赡养义务的人。
赡养人的配偶应当协助赡养人履行赡养义务。
第十八条
家庭成员应当关心老年人的精神需求,不得忽视、冷落老年人。
与老年人分开居住的家庭成员,应当经常看望或者问候老年人。
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保障赡养人探亲休假的权利。
2023-05-24 09:20:56
平台法律顾问团队 咨询我
已帮助106941人 · 响应时间 平均5分钟内
赡养协议里面能分配财产。只要是参与各方自愿的,意思表示真实,既不违反法律法规强制性规定,也不违背公序良俗的,原则上,分配财产的约定就是合法有效的。法律依据:《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十四条
赡养人应当履行对老年人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义务,照顾老年人的特殊需要。

赡养人是指老年人的子女以及其他依法负有赡养义务的人。
赡养人的配偶应当协助赡养人履行赡养义务。
第十八条
家庭成员应当关心老年人的精神需求,不得忽视、冷落老年人。

与老年人分开居住的家庭成员,应当经常看望或者问候老年人。
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保障赡养人探亲休假的权利。
2023-05-24 09:22:10
声明:以上内容由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若涉及隐私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老人再娶赡养及财产分割的规定是什么
老人再娶赡养及财产分割的规定是什么
如果老人再聚,亲生子女对父母的赡养义务是不变的。再婚子女和其继父母没有形成实质性的抚养关系,所以子女一般只对其亲生父母承
婚姻家庭
人浏览
赡养老人与财产分割的法律规定是怎样的
赡养老人与财产分割的法律规定是怎样的
赡养老人与财产分割的法律规定如下:1、对于父母,子女一般有赡养扶助的义务。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时,无劳动能力的或生活困难的
婚姻家庭
人浏览
老人财产分配官司受理后多长时间才能宣判
老人财产分配官司受理后多长时间才能宣判
受理老人财产分配官司后一般三至六个月宣判。如果人民法院是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一般需要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宣判,若是有特殊情况导致延长了的,就可能会超过六个月;如
民事案由
人浏览
夫妻双方中一方去世了,子女是否有权利继承财产视情况而定。父母一方去世,子女暂时不能继承财产;除非是父、或母有一方还健在的,需要重新组织家庭,子女有权利要求继承去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死亡时存的工资是否是遗产的确认方式:如果是未婚时获得的,则属于遗产;如果是已婚的,则属于死者部分的工资才属于遗产。根据相关法律规定,遗产是自然人死亡时遗留的个人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相关文书下载
限时特惠

海量合同范本 · 任意编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