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是甘谷县的律师。四年前,油家介绍我和男方家一起收了一些彩礼。如果我不能和男方家住在一起,我就出去了。现在男方家要求没有人回去,或者退款前收了12万左右。现在男方要求赔偿他们50万,带人回家闹事

更新时间:2023-05-21 14:44:08人浏览
问题描述:
你好,我是甘谷县的律师。四年前,油家介绍我和男方家一起收了一些彩礼。如果我不能和男方家住在一起,我就出去了。现在男方家要求没有人回去,或者退款前收了12万左右。现在男方要求赔偿他们50万,带人回家闹事。我们可以采取什么法律措施来保护我们的家人?
3位律师解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平台法律顾问团队 咨询我
已帮助71086人 ·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法律分析:当事人请求返还按照习俗给付的彩礼的,如果查明属于以下情形,人民法院应当予以支持:
(一)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的;
(二)双方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确未共同生活的三)婚前给付并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的。适用前款第
(二)、
(三)项的规定,应当以双方离婚为条件。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六百六十三条 受赠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赠与人可以撤销赠与:
(一)严重侵害赠与人或者赠与人近亲属的合法权益;
(二)对赠与人有扶养义务而不履行三)不履行赠与合同约定的义务。赠与人的撤销权,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行使。
2023-05-21 14:41:49
法律快车咨询顾问 咨询我
已帮助164309人 · 响应时间 平均4分钟内
法律分析:当事人请求返还按照习俗给付的彩礼的,如果查明属于以下情形,人民法院应当予以支持:
一、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的。
二、双方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确未共同生活的。
三、婚前给付并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的。适用前款第
二、三项的规定,应当以双方离婚为条件。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零五十四条 无效的或者被撤销的婚姻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不具有夫妻的权利和义务。同居期间所得的财产,由当事人协议处理;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照顾无过错方的原则判决。对重婚导致的无效婚姻的财产处理,不得侵害合法婚姻当事人的财产权益。当事人所生的子女,适用本法关于父母子女的规定。婚姻无效或者被撤销的,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
2023-05-21 14:42:17
婚姻家庭律师团队 咨询我
已帮助165264人 · 响应时间 平均3分钟内
法律分析:当事人请求返还按照习俗给付的彩礼的,如果查明属于以下情形,人民法院应当予以支持:
(一)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的;
(二)双方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确未共同生活的;
(三)婚前给付并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的。 针对你的问题,彩礼应当退。其他的实物可以退换,不能退还的,可以折价赔偿其他的钱有据的也可以给他退,最好写协商解决,协商不成,可以等对方起诉去。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零六十二条 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下列财产,为夫妻的共同财产,归夫妻共同所有:
(一)工资、奖金、劳务报酬;
(二)生产、经营、投资的收益;
(三)知识产权的收益;
(四)继承或者受赠的财产,但是本法第一千零六十三条第三项规定的除外;
(五)其他应当归共同所有的财产。夫妻对共同财产,有平等的处理权。
第一千零六十三条 下列财产为夫妻一方的个人财产:
(一)一方的婚前财产;
(二)一方因受到人身损害获得的赔偿或者补偿;
(三)遗嘱或者赠与合同中确定只归一方的财产;
(四)一方专用的生活用品;
(五)其他应当归一方的财产。
2023-05-21 14:44:08
声明:以上内容由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若涉及隐私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什么情况下彩礼应当返还
什么情况下彩礼应当返还
【案例】我和女友黄某于今年元旦按照当地农村的风俗习惯举行了结婚典礼,但双方一直未到民政局办理结婚登记。经过几个月的共同生活,我发现双方难以继续共同生活下去,就想
结婚彩礼
人浏览
如何证明给了彩礼
如何证明给了彩礼
给了彩礼可以通过银行的汇款记录、相关知情人的证人证言、交付现场的录音录像等进行证明。当事人请求返还按照习俗给付的彩礼的,
婚姻家庭
次播放
彩礼如何认定
彩礼如何认定
彩礼如何认定赠送彩礼与一般的民事行为有所不同,赠与方不可能要求对方出具收条等书面手续,以表明其已收到彩礼。因此,当引发彩礼纠纷时,当事人举证比较困难,一般只能提
结婚彩礼
人浏览
彩礼有什么范围
彩礼有什么范围
彩礼的条件范围如下:男女方未领取结婚证、男女方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没有在一起生活或婚前购买彩礼并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且双方离
婚姻家庭
人浏览
老人财产分配官司受理后多长时间才能宣判
老人财产分配官司受理后多长时间才能宣判
受理老人财产分配官司后一般三至六个月宣判。如果人民法院是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一般需要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宣判,若是有特殊情况导致延长了的,就可能会超过六个月;如
民事案由
人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