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决书下来未通知我,半年后才知,对判不服该怎么上诉,从何着手呀?我是个法盲流程和需要什么资料?

更新时间:2022-11-17 16:32:05人浏览
问题描述:
判决书下来未通知我,半年后才知,对判不服该怎么上诉,从何着手呀?我是个法盲,流程和需要什么资料
3位律师解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综合法律律师团队 咨询我
已帮助130613人 · 响应时间 平均1分钟内
问问主办法官或者书记员
2022-11-17 16:26:07
法律快车咨询顾问 咨询我
已帮助82797人 · 响应时间 平均1分钟内
你好:二审程序在三个月内下判决
2022-11-17 16:28:05
平台特邀律师 咨询我
已帮助167542人 · 响应时间 平均1分钟内
你好 判决书生效后 不履行 就可以申请执行啦
2022-11-17 16:32:05
声明:以上内容由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若涉及隐私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判决后不服如何上诉?
判决后不服如何上诉?
当事人不服一审人民法院的判决或者裁定,可以在法定期间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当事人不服民事、行政判决的上诉期间为15日,裁定为10日;不服刑事判决的上诉期间
刑事法律援助
人浏览
民事诉讼,一审不服,怎么解决
民事诉讼,一审不服,怎么解决
民事诉讼一审不服的解决方式为: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裁定的,有
诉讼
人浏览
不服判决或裁定如何上诉?
不服判决或裁定如何上诉?
提起上诉,首先要提交上诉状,不能口头起诉。上诉状必须用钢笔书写,通常包括三个部分的内容:第一部分是上诉人和被上诉人的姓名。如果是公民,应写明该公民的姓名;如果是
合同诉讼
人浏览
一审判决被告有罪,二审程序中改判无罪,国家应当如何赔偿?
一审判决被告有罪,二审程序中改判无罪,国家应当如何赔偿?
法院一审判决有罪而二审改判无罪,国家应该承担的赔偿责任分两种情形:(1)对于公诉案件,检察院批准逮捕的,并由法院一审判决有罪,二审宣告无罪的,应该由作出批捕决定
刑事赔偿
人浏览
判决生效后过了履行期的话,才可以申请执行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被告不服死刑判决的上诉流程是怎样的
被告不服死刑判决的上诉流程是怎样的
被告不服死刑判决的上诉流程是这样的:先向原审人民法院提出上诉,然后由原审法院向上级法院移送案卷、证据等材料;再由上级法院
刑事辩护
人浏览
试用期内是否可解雇劳动者员工
试用期内是否可解雇劳动者员工
试用期内是可以解雇劳动者员工的,但是需要符合一定的条件,比如,劳动者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如果试用期违法解雇员工的,用人单位按经济补偿金的二倍进行赔偿
试用期
人浏览
被他人用语言辱骂该怎么取证才能维权
被他人用语言辱骂该怎么取证才能维权
被他人用语言辱骂时,可通过录音、录像、保留文字记录等方式取证维权。我国法律对名誉权有明确规定,语言侮辱将承担法律后果,如治安管理处罚。请阅读正文了解更多维权细节
侮辱罪
人浏览
单位犯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判处刑罚。对个别的单位犯罪未采用双罚制,而实行了代罚制,即对单位不判处罚金,只对直接责任人
全部1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关于七天试用期工资怎么结算
关于七天试用期工资怎么结算
关于七天试用期的工资是按照事先约定结算的,并且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或者是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百分之八十,也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
试用期
人浏览
您好,为什么要签代持合同
全部1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精神病住院可报销吗
精神病住院可报销吗
精神病住院费用可报销,法律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文中详述了报销流程、所需材料,并强调了保留相关票据的重要性。
精神病人刑事责任能力
人浏览
残疾人申请低保的申请书应写明申请人的姓名、性别、年龄、住所、联系方式等信息;其家庭成员的基本情况;本人及其家庭成员的收入状况;申请低保的理由;以及希望获得批准的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送人的孩子有义务赡养亲生父母吗
送人的孩子有义务赡养亲生父母吗
本文针对“送人的孩子是否有义务赡养亲生父母”的问题展开讨论,从法律和亲情两个角度进行深入分析。孩子被合法收养后,与生父母权利义务关系即告消除,但亲情联系依然存在
赡养义务
人浏览
这笔钱是什么钱?有证据证明吗
全部2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认定劳动者为工伤的有什么要求
认定劳动者为工伤的有什么要求
认定劳动者为工伤的要求是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伤、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发生事故
工伤认定范围
人浏览
这种情况建议给办案机关说明情况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建议直接咨询一下你们当地的民政局
全部2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