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遭家庭暴力患抑郁证又遭亲人丢弃能够构罪吗

更新时间:2020-05-22 10:22:19人浏览
问题描述:
未成年遭家庭暴力患抑郁证又遭亲人丢弃能够构罪吗
4位律师解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平台法律顾问团队 咨询我
已帮助196052人 · 响应时间 平均4分钟内
遗弃罪构成要件:
(一)遗弃罪的概念及其构成——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被害人在家庭成员中的平等权利。对象只限于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家庭成员。
(二)遗弃罪的概念及其构成——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对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家庭成员,应当扶养而拒不扶养,情节恶劣的行为。所谓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家庭成员,是指家庭成员中具有以下几种情况的人:
(1)因年老、伤残、疾病等原因,丧失劳动能力,没有生活来源;
(2)虽有生活来源,但因病、老、伤残,生活不能自理的:
(3)因年幼或智力低下等原因,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除了对于具有这类情况的家庭成员外,不发生遗弃的问题。
1、行为人必须负有扶养义务。这是构成本罪的前提条件。公民对哪些家庭成员负有扶养义务,是由我国法律的明确规定了的。扶养义务是基于抚养与被抚养、扶养与被扶养以及赡养与被赡养这三种家庭成员之间不同的权利义务关系而产生的。
2、行为人能够负担却拒绝扶养,能够负担,是指有独立的经济能力,并有能够满足本人及子女、老人的最低生活标准(当时当地的标准)外有多余的情况。行为人是否有能力负担,这就需要司法机关结合其收入、开支情况具体加以认定,这里所谓扶养,如前所述,应从广义上理解,包括长辈对晚辈的抚养,晚辈对长辈的赡养,以及夫妻之间的扶养。
3、遗弃行为必须达到情节恶劣程度的,才构成犯罪。也就是说,情节是否恶劣是区分遗弃罪与非罪的一个重要界限。根据司法实践经验,遗弃行为情节恶劣是指:由于遗弃而致被害人重伤、死亡的;被害人因被遗弃而生活无着,流离失所,被迫沿街乞讨的;因遗弃而使被害人走投无路被迫自杀的;行为人屡经教育,拒绝改正而使被害人的生活陷一危难境地的;遗弃手段十分恶劣的(如在遗弃中又有打骂、虐待行为的)等等。
(三)遗弃罪的概念及其构成——主体要件本罪的主体为特殊主体,必须是对被遗弃者负有法律上的扶养义务而且具有抚养能力的人。
(四)遗弃罪的概念及其构成——主观要件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即明知自己应履行扶养义务而拒绝扶养。拒绝扶养的动机是各种各样的,如有的把老人视为累赘而遗弃;有的借口已离婚对所生子女不予抚养:有的为创造再婚条件遗弃儿童;有的为了逼迫对方离婚而遗弃妻子或者丈夫等。总之,遗弃者都是出于个人主义极端自私自利思想或者是其他卑鄙动机。
2020-05-22 10:09:40
综合法律律师团队 咨询我
已帮助100018人 ·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根据中国《刑法》的规定,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都是犯罪;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  构成犯罪,必须具备四个基本要件,即犯罪的客体、犯罪的客观方面、犯罪的主体、犯罪的主观方面。  (l)犯罪的客体。是指犯罪行为侵犯的、中国刑事法律所保护的社会关系。任何犯罪都必然要侵犯某一客体,不侵犯客体的犯罪是不存在的。例如,销售假药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对药品的监督管理制度以及公民的健康权利。如果侵犯的不是刑事法律所保护的社会关系如合同关系,就不构成犯罪。  
(2)犯罪的客观方面。是指刑法所规定的犯罪活动的客观事实特征,包括危害社会的行为、危害后果及其因果关系等。危害社会的行为包括作为和不作为。作为是指不当为而为的积极行为,即实施法律所禁止的行为,如杀人。不作为是指当为而不为的消极行为,是指行为人有条件、有义务实施某些行为而不实施,以至于使刑法所保护的客体受到严重危害的行为,如玩忽职守。  
(3)犯罪的主体。是指实施犯罪行为依法应当承担刑事责任的自然人或者单位。第一,关于自然人,刑法规定只有达到一定年龄并且精神正常的人,才能成为犯罪的主体。第二,关于单位犯罪主体,是指为牟取单位的非法利益,由单位负责人或者经单位集体讨论决定,实施了《刑法》明文规定的单位犯罪的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其中包括法人单位和非法人单位。《刑法》对单位犯罪基本上实行两罚制,既处罚单位,比如判处罚金,又处罚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只有法律有明文规定的,才实行单罚制。  
(4)犯罪的主观方面。是指《刑法》规定的成立犯罪必须具备的犯罪主体对其实施的危害行为及其危害后果所持的心理态度。包括犯罪的故意、犯罪的过失、犯罪的目的和动机。犯罪的故意是指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分为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犯罪的过失是指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心理态度,分为疏忽大意的过失和过于自信的过失。
2020-05-22 10:16:19
法律快车咨询顾问 咨询我
已帮助88441人 · 响应时间 平均5分钟内
未成年人涉嫌犯罪能否监视居住关键在于是否符合条件,具体可以对以下情形的犯罪嫌疑人采取监视居住的强制措施。
(1)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2)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不予逮捕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3)对被拘留的人,需要逮捕而证据尚不符合逮捕条件的;
(4)应当逮捕,但患有严重疾病的;
(5)应当逮捕,但正在怀孕或者哺乳自己婴儿的;
(6)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不能在法定侦查羁押、审查起诉期限内结案,需要继续侦查或者审查起诉的;
(7)持有效护照和其他有效出境证件,可能出境逃避侦查,但不需要逮捕的。
是否采取监视居住的强制措施由公安机关、法院或检察院决定。
2020-05-22 10:21:47
平台特邀律师 咨询我
已帮助97916人 · 响应时间 平均5分钟内
我国对未成年人案件是否公开审理,以审理时是否满十六周岁为界实行区别对待,十六岁以下的绝对不公开审理,十六岁以上的原则上不公开审理,但确有必要时,也可以公开审理。
《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五条第二款规定:“十四岁以上不满十六岁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一律不公开审理。
十六岁以上不满十八岁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一般也不公开审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若干规定》的第十一条对《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五条第二款的规定在两个问题做了更进一步的解释或者说补充:一是明确了未满十六岁、十八岁是指开庭审理时的年龄:二是增加了对开庭时未满十八岁的未成年人案件公开审理的批准程序,并限定了公开的程度。
2020-05-22 10:22:19
声明:以上内容由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若涉及隐私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女子遭家暴报复活埋丈夫
女子遭家暴报复活埋丈夫
法院一审判决:指使者判死缓,行凶者判死刑
刑法案例
人浏览
在刑法中,精神病人在病情发作时犯罪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在必要的时候,由政府强制医疗。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
全部1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父母语言暴力可以起诉吗
父母语言暴力可以起诉吗
父母语言暴力可以向加害人或者受害人所在单位、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妇女联合会等单位投诉、反映或者求助,也可以向公安机关
婚姻家庭
人浏览
村妇长期遭家暴 雇凶将丈夫打死
村妇长期遭家暴 雇凶将丈夫打死
月明风清偏僻小楼发血案9月的山城陵川,秋雨连绵不断。位于县城东3公里处的云谷图水库得益于频繁雨水的关爱,告别了多年的干涸,恢复了往日的碧波荡漾。坐落在水库西侧一
刑事动态
人浏览
女子疑丈夫出轨遭辱骂 半夜持刀将其杀死
女子疑丈夫出轨遭辱骂 半夜持刀将其杀死
礼泉县一妇女丁某因怀疑自己的丈夫出轨,当晚又与丈夫发生吵闹,遂半夜起床,拿杀猪刀朝丈夫连捅数刀致死。
刑事动态
人浏览
我国《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若干问题的解释(一)》对家庭暴力行为给出了具体的定义:家庭暴力是指行为人以殴打、捆绑、残害、强行限制人身自由或其他手段,给家庭成员的身体、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非法跟踪构成犯罪吗
非法跟踪构成犯罪吗
如果跟踪的目的是为了犯罪行为做准备,那么跟踪行为也就属于犯罪的准备阶段,算是犯罪预备,也是有可能面临刑事诉讼的。如果只是
刑事辩护
人浏览
构成犯罪的四个要件客体要件:指刑法规定的、行为成立犯罪所必须侵犯的社会关系。客观要件:指必须具备的客观事实特征,有危害行为、危害结果、犯罪对象。主体要件:是指实
全部4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家暴导致的离婚,属于一方存在过错的行为。离婚财产分割时,参照照顾无过错方的原则分割财产。婚姻法规定,过错是指有重婚、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家庭暴力的、虐待遗弃家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你好,虽然是可以说,但是没证据,对方不承认也就没啥用了
全部1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可以报警要求处理。
全部2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企业如何保障职工的合法权利
企业如何保障职工的合法权利
本文探讨了企业如何保障职工合法权利,包括提高职工法律意识、建立沟通机制、规范用工行为等方面。同时,介绍了企业与职工的法律协商和调解仲裁方法,帮助解决劳动纠纷。
企业名称权保护
人浏览
收集证据通过其他亲友解决维权问题
全部4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用别人的图片做头像违法吗
用别人的图片做头像违法吗
用他人图片做头像,侵犯肖像权违法。肖像权受法律保护,未授权不得使用。当事人应当了解肖像权法律规定,尊重他人权利,避免侵权风险。
公民人身权
人浏览
经常发生家庭暴力的证据,证明夫妻感情却已破裂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退学学费不退违法。学生退学的,应该在扣除手续费等已发生的费用之后,将剩余学费退还给学生。如果学校不退学费的,当事人可以和学校协商,协商不了的,可以向教育部门投诉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电子商务平台如何投诉
电子商务平台如何投诉
电子商务平台应设立投诉渠道,制定处理流程,公示投诉方式,并协助消费者维权。投诉机制旨在保障消费者权益,提升购物体验,促进电商行业健康发展。
电子签名的适用范围
人浏览
排除妨害和返还房屋区别
排除妨害和返还房屋区别
排除妨害和返还房屋区别是两者的含义不一样,一般来说排除妨害是指物品的占有人虽然没有剥夺对方的权利,但是有导致对方无法正常使用权利的行为,而返还房屋则是一般的请求
排除妨害纠纷
人浏览
司法评估规定的期限一般会在鉴定书尾部会告知。司法评估规定的期限一般是10—15日。司法评估是指在诉讼过程中运用专业知识和技术,依照法定程序作出鉴别和判断的一种活
全部2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新刑法224条内容
新刑法224条内容
新刑法224条详细规定了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的处罚措施,包括有期徒刑、拘役和罚金等。本文还将深入探讨如何判定组织领导传销及其责任,让你全面了解传销活动的法律风险
刑法法条
人浏览
看你的理由和证据来落判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工程合同诈骗怎么认定
工程合同诈骗怎么认定
工程合同诈骗涉及多个方面,包括客体、客观行为、犯罪主体和主观故意。法律依据主要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常见手段包括虚构单位、冒用他人名义、使用
工程合同纠纷
人浏览
您好,如果对方欠你钱不还,是可以起诉到法院要求对方还钱的,请问目前是什么情况呢?什么时候借的呢?有没有还账记录或者是欠条呢?你这边可以跟我说说具体情况,我会尽可
全部4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人大代表依法享有提案权、表决权、审议权、质询权四大职权。人大代表是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简称,各级人大代表每届的任期为5年。人大代表的产生,要经过严格的法律程序且肩
全部1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因疫情致使无法履行旅游合同的,属于不可抗力,由于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导致的合同不能履行的,可以部分或者全部免除责任
全部1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起诉离婚必须出庭。被告不出庭就当是缺席审理。这样对案件审理很不利。根据《民事诉讼法》第六十二条规定,离婚案件有诉讼代理人的,本人除不能表达意思的以外,仍应出庭;
全部1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