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姐姐是农转非户口,城内有房,常常回农村看爸爸妈妈。亲妹妹是农村户口,嫁的远,长期出外,给爸爸妈妈抚养费。爸爸妈妈去世后,遗书把财产给了亲姐姐,亲姐姐像发生变化一个人一样不许亲妹妹住,亲妹妹对亲姐姐的

更新时间:2020-04-19 20:19:40人浏览
问题描述:
亲姐姐是农转非户口,城内有房,常常回农村看爸爸妈妈。亲妹妹是农村户口,嫁的远,长期出外,给爸爸妈妈抚养费。爸爸妈妈去世后,遗书把财产给了亲姐姐,亲姐姐像发生变化一个人一样不许亲妹妹住,亲妹妹对亲姐姐的心态不满意,考虑到提起诉讼,不清楚亲姐姐承继的是爸爸妈妈的房屋還是连房基地一起承继?亲姐姐是农转非户口,城内有房,常常回农村看爸爸妈妈。亲妹妹是农村户口,嫁的远,长期出外,给爸爸妈妈抚养费。爸爸妈妈去世后,遗书把财产给了亲姐姐,亲姐姐像发生变化一个人一样不许亲妹妹住,亲妹妹对亲姐姐的
3位律师解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平台法律顾问团队 咨询我
已帮助91519人 ·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宅基地拆迁补偿也是遗产之一,按继承法规定,继承规定如下:
1、法定继承顺序:第一继承顺序:配偶、子女和父母第二继承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
2、代位继承:被继承人的子女先于被继承人死亡的,由被继承人的子女的晚辈直系血亲代位继承。代位继承人一般只能继承他的父亲或者母亲有权继承的遗产份额。
3、份额分配:同一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份额,一般应当均等。对生活有特殊困难的缺乏劳动能力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应当予以照顾。对被继承人尽了主要扶养义务或者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可以多分。有扶养能力和有扶养条件的继承人,不尽扶养义务的,分配遗产时,应当不分或者少分。继承人协商同意的,也可以不均等。
4、遗嘱继承和遗赠:
2020-04-19 19:55:58
综合法律律师团队 咨询我
已帮助175165人 · 响应时间 平均5分钟内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六条规定:“城市市区的土地属于全民所有即国家所有。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属于集体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属于集体所有。
”  根据法律规定,公民使用的宅基地,所有权属于国家或者集体;公民的自留山、自留地,所有权属于集体。而国家及集体所有的土地是可以依法确定由个人使用的。即公民对自留山、自留地、宅基地等,有依法使用的权利。
因为遗产必须是公民个人合法拥有的财产,所以,公民是不能将自留山、自留地、宅基地作为遗产继承的,而只享有使用权。  农民经营的自留地、自留山的收益,如种的庄稼、果木、药材等,则为农民个人所有。
农民去世后,这些收益可以作为遗产由继承人继承。  另外,因为我国农民使用的自留地、自留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都是按家庭人口、劳动能力。以农户为单位分配的,一般不作过多调整,以保持其稳定性。
家庭个别成员死亡,并不妨碍农户其他成员对自留山、自留地的经营权和使用权。但并不是继承,只是家庭共同生活人继续经营和使用。  宅基地为居民、村民各户使用,包括屋基地和院落地,长期不变。
宅基地的所有权和公民私房的使用权是分离的,宅基地的所有权属于国家或集体,私房的所有权属于私房产权人。宅基地的使用权不属遗产,不能被继承,但公民继承了房屋,宅基地的使用权也就随着房屋而转移给新的所有人。
这也只是具体执行国家的行政法规,而不是继承的结果。
2020-04-19 19:58:31
法律快车咨询顾问 咨询我
已帮助190281人 · 响应时间 平均5分钟内
宅基地的所有权属集体,要有本集体成员的身份才可以有使用权,宅基地使用权不是遗产不能继承。你的户口不在农村,可以继承宅基地上的房子,但不能继承宅基地使用权。
现在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转为城镇户口,但是他们的父母大多是农村户口,如果老人去世,孩子继承房屋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但是城镇户口不可以继承父母的农村宅基地,只可以继承房屋。
根据国务院《关于严格执行有关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法律和政策的通知》规定,农村住宅用地只能分配给本村村民,城镇居民不能得到农村购买宅基地、农民住宅或“小产权房”。非农业户口不能拥有宅基地,但是可以继承房屋(但并不是继承宅基地),只要房屋不垮,就永久拥有,但是一旦毁损,不能申请重建。
而房屋垮塌后,逐渐灭失,失去房屋也就失去了房屋所在土地的使用权。
2020-04-19 20:19:40
声明:以上内容由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若涉及隐私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哥哥姐姐是否有抚养弟弟妹妹的义务?
哥哥姐姐是否有抚养弟弟妹妹的义务?
哥哥姐姐是否有抚养弟弟妹妹的义务?法律快车网www.fabang.com有负担能力的兄、姐,对于父母已经死亡或父母无力抚养的未成年的弟、妹,有扶养的义务。
抚养义务
人浏览
父亲去世后遗产的分配:1,父亲的遗产范围包括:个人婚前全部财产,婚后夫妻共同财产的一半2,如果父亲留有遗嘱,按遗嘱内容分配遗产3,如果没有遗嘱的,按法定继承顺序
全部4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孙子有继承爷爷财产的权力吗
孙子有继承爷爷财产的权力吗
一般情况下,孙子不可能通过继承的方式继承爷爷的财产。但特殊情况下,孙子具有继承权。第一种情况是代位继承,被继承人的儿子先
继承
次播放
弟弟的遗产,哥哥能继承?
弟弟的遗产,哥哥能继承?
案例简介:张某某系张某的哥哥,虽然两人的父母很早就去世了,但张某某和张某感情很好,哥哥张某某也一直对弟弟百般照顾直到弟弟结婚生子。2009年初,张某在一起车祸中
继承动态
人浏览
出嫁的姐姐可以和弟弟分父母家的遗产吗?
出嫁的姐姐可以和弟弟分父母家的遗产吗?
问:我三个姐姐出嫁了,他们有可能回来分父母给我留下的财产吗?前段时间听我妈妈说我姐姐因为我没有老婆想把房产写她得名字,我妈没有答应。如果有一天爸妈不在了,他们有
遗产分配
人浏览
宅基地拆迁补偿也是遗产之一,按继承法规定,继承规定如下:1、法定继承顺序:第一继承顺序:配偶、子女和父母第二继承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继承开始后,由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未婚妈妈上户口新政策
未婚妈妈上户口新政策
未婚妈妈在帮孩子上户口时,可以凭《出生医学证明》和父母一方的居民户口簿、结婚证或者非婚生育说明,按照随父随母落户自愿的政
婚姻家庭
次播放
一、遗嘱应当包括以下内容1、立遗嘱人的姓名、年龄、性别等;2、立遗嘱人的家庭情况;3、订立遗嘱的原因;4、遗嘱处分的财产状况(名称、数量、所在地点以及是否共有、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当事人的情况,原则上来说(不一般的情况,不讨论),是只能原拆原建的,农村都是一户一宅的政策,当事人的泥房倒了,在房址上重建即可,一般来说,是不能再申请新的宅基地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您的公公还健在,只有通过他来主张权利。
全部4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三倍赔偿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三倍赔偿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消费者可以获得三倍赔偿的法律依据包括有: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
国家赔偿
人浏览
国家赔偿精神赔偿怎么处理
国家赔偿精神赔偿怎么处理
国家赔偿精神赔偿的处理方式为数额一般情形下不超过人身自由赔偿金、生命健康赔偿金总额的百分之三十五,最低不少于一千元。国家赔偿以支付赔偿金为主要方式。
国家赔偿
人浏览
您好,可以申请再审的!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错判误判可以国家赔偿吗
错判误判可以国家赔偿吗
错判误判可以国家赔偿。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再审改判无罪的,作出原生效判决的人民法院应当对其进行赔偿。二审改判无罪,以及二审发回重审后作无罪处理的,作出一审有罪判决
国家赔偿
人浏览
诉讼离婚需要准备以下材料:身份证、结婚证、起诉状、证明夫妻感情已经破裂的证据等。书写起诉状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起诉,由人民法院记入笔录,并告知对方当事人。法律依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行政赔偿有利息吗
行政赔偿有利息吗
国家赔偿中行政赔偿有利息。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返还执行的罚款或者罚金、追缴或者没收的金钱,解除冻结的存款或者汇款的,应当支付银行同期存款利息。
国家赔偿
人浏览
请问是什么样的刑事案件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行政赔偿和国家赔偿区别
行政赔偿和国家赔偿区别
行政赔偿和国家赔偿区别在于国家赔偿包括行政赔偿。国家赔偿分为行政赔偿以及司法赔偿。国家赔偿是指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因行使职权给公民、法人及其他组织的人身权或财产
国家赔偿
人浏览
公安机关法医鉴定的程序为:1、司法鉴定机构和社会专业司法鉴定人接受司法机关的委托;2、收到委托书后,对委托人的委托事项进行审核,受理的司法鉴定机构应当与委托人签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拘役错误是否承担国家赔偿责任
拘役错误是否承担国家赔偿责任
拘役错误是需要承担国家赔偿责任的。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依照审判监督程序再审改判无罪,原判刑罚已经执行的,受害人有权获得国家赔偿。每日的赔偿金按照国家上年度职工日平
国家赔偿
人浏览
一般情况下,诉讼费应由败诉的一方当事人负担;当原告、被告各有胜败时,诉讼费由人民法院决定双方当事人共同分担,原则上是按胜诉、败诉的比例分担;当败诉的一方是多人共
全部1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案件在检察院审查起诉的期限为40天是正常的。检察院对于监察机关、公安机关移送起诉的案件,应当在一个月以内作出决定,是否将案件移交给法院,而对于重大、复杂的案件,
全部1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你好,请问具体情况是什么
全部1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被告同样可以利用法律的武器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积极按照法院的指示和相关的法律规定应对诉讼。被告应主动签收法院发来的的各种文书,及时了解法院对案件审判的日程安排
全部1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