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工亡补助费适用离休后因职业危害身亡的吗

更新时间:2020-03-25 08:03:59人浏览
问题描述:
一次性工亡补助费适用离休后因职业危害身亡的吗
4位律师解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综合法律律师团队 咨询我
已帮助90458人 · 响应时间 平均3分钟内
退休职工死亡抚恤金法律如何规定? 死者的遗属生活困难的可申请补助。这个遗属是指死者供养的直系亲属,包括:死者的配偶、子女、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兄弟姐妹。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抚养关系的继子女,其中,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包括遗腹子女;父母,包括生父母、养父母和有抚养关系的继父母;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异母或者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养兄弟姐妹、有抚养关系的继兄弟姐妹。  在上述范围的人员,不是所有人都能申请的,如果是以死者工资或退休金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在死者死亡30日内符合下面条件之一,才有资格享受遗属生活补助费。  
1、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  
2、死者的配偶男年满6O周岁、女年满50周岁的;  
3、死者的父母男年满60周岁、女年满50周岁的;  
4、死者的子女未满16周岁的;  
5、死者的父母均已死亡,其祖父、外祖父年满60周岁,祖母、外祖母年满50周岁的;  
6、死者的子女及其配偶已经死亡或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其孙子女、外孙子女未满16周岁的;  
7、死者的父母均已死亡或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其兄弟姐妹未满16周岁的。
2020-03-25 07:42:16
平台法律顾问团队 咨询我
已帮助182790人 ·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工伤死亡赔偿金是指职工因工死亡,其直系亲属按照法律规定从工伤保险基金领取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伤残职工在停工留薪期内因工伤导致死亡的,其直系亲属享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待遇。一级至四级伤残职工在停工留薪期满后死亡的,其直系亲属可以享受
(一)丧葬补助金为6个月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
(二)供养亲属抚恤金按照职工本人工资的一定比例发给由因工死亡职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的亲属。标准为:配偶每月40%,其他亲属每人每月30%,孤寡老人或者孤儿每人每月在上述标准的基础上增加10%。核定的各供养亲属的抚恤金之和不应高于因工死亡职工生前的工资。供养亲属的具体范围由国务院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规定;计算方法可以申请工亡,要求支付丧葬费、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丧葬费标准为6个月的单位所在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
1、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工亡职工配偶男年满60周岁、女年满55周岁的;工亡职工父母男年满60周岁、女年满55周岁的;工亡职工子女未满18周岁的;工亡职工父母均已死亡,其祖父、外祖父年满60周岁,祖母、外祖母年满55周岁的;工亡职工子女已经死亡或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其孙子女、外孙子女未满18周岁的;工亡职工父母均已死亡或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其兄弟姐妹未满18周岁的。
2、供养亲属抚恤金标准为:配偶,每月按工亡职工本人月工资的40%;其他亲属,每月按工亡职工本人月工资的30%。孤寡老人或者孤儿每人每月在上述标准的基础上增加10%。一次性工亡补助金: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标准为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
2020-03-25 07:47:55
平台特邀律师 咨询我
已帮助58523人 · 响应时间 平均3分钟内
  死亡赔偿金和工亡赔偿金都属于对死者亲属的财物补偿,具有物质上的补助和精神上的抚慰的性质,它不同于死者的遗产,不适用遗产平均分配的原则,抚恤金的分配以享有分配权利的死者亲属协商为主,参考个人的劳动能力、经济水平、生活状况,原则上照顾老人、妇女、儿童,适当分配。
2020-03-25 08:03:59
法律快车咨询顾问 咨询我
已帮助154321人 · 响应时间 平均4分钟内
职业病属于工伤,按照工伤的办法进行处理,现在国家已经取消了工伤退休的规定,你的职业病,要经过工伤认定,认定工伤以后,进行工伤鉴定,根据鉴定结果,享受相应的待遇:
达到1到4级的,给予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并退出工作岗位,回家休息,按月领取伤残津贴,直到法定年龄退休为止,在此期间,养老保险照常缴纳,退休费低于伤残津贴的,工伤保险予以补足
达到5到6级的,一次性给予伤残补助,单位无法安排工作的,可以退出岗位,按月领取伤残津贴,直到法定年龄退休为止,在此期间,养老保险照常缴纳,退休费低于伤残津贴的,工伤保险予以补足
7到10级的,可以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如果本人提出辞职,可以给予一次性医疗补助和就业补助金,
2020-03-25 08:01:26
声明:以上内容由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若涉及隐私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工伤职工死亡丧葬补助费标准是多少?
工伤职工死亡丧葬补助费标准是多少?
根据我国社会保险法规定,养老保险参保人员因病/非因工死亡或失业人员在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间死亡或参保人员因工死亡,其遗属可以按照规定申领丧葬补助金即丧葬补助费。但不
工伤死亡
人浏览
遗产是指死亡生前取得的合法个人财产,死亡安葬赔偿费是死者死亡后得到的,不属于遗产,当然也不适用继承。安葬赔偿款,应当先支付实际安葬人,扣除实际安葬费用后剩余的部
全部4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工伤退休新规定待遇
工伤退休新规定待遇
1、工伤职工经过劳动能力鉴定为一级至四级伤残的,保留劳动关系,按月支付伤残津贴,达到退休年龄并办理退休手续后,停发伤残津
劳动法
次播放
职工伤残抚恤金和因工死亡抚恤金可否一次性领取?
职工伤残抚恤金和因工死亡抚恤金可否一次性领取?
根据《企业职工工伤保险试行办法》的规定,领取伤残抚恤金的职工和因工死亡职工遗属,本人自愿一次性领取待遇的,可以一次性领取有关待遇并终止工伤保险关系,具体办法由各
工伤死亡
人浏览
关于国营企业职工死亡后丧葬费和丧葬补助费标准的通知
关于国营企业职工死亡后丧葬费和丧葬补助费标准的通知
各区、县劳动局、财政局,市财政各分局,各企业主管局(总公司)劳动处:我市国营企业职工死亡后丧葬费和丧葬补助费一直是按《劳动保险条例》的规定执行的。近年来,由于丧
北京市劳动法规
人浏览
职业病属于工伤,按照工伤的办法进行处理,现在国家已经取消了工伤退休的规定,你的职业病,要经过工伤认定,认定工伤以后,进行工伤鉴定,根据鉴定结果,享受相应的待遇:
全部4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立遗嘱丧葬费和抚恤金有法律效力吗
立遗嘱丧葬费和抚恤金有法律效力吗
立遗嘱丧葬费和抚恤金没有法律效力,因为丧葬费和抚恤金不属于自然人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所以不能立遗嘱,丧葬费是指用于
婚姻家庭
人浏览
在职或退休员工死亡,情况多样,依据具体情况给予一次性抚恤金,丧葬费等其他合法补助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27条丧葬费按照
全部4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1.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五条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一级至四级伤残的,保留劳动关系,退出工作岗位,享受以下待遇:(一)从工伤保险基金按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
全部4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你好,不是。退休后不再是劳动者,享受退休待遇。
全部2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你好,是按照子女系数1.3,配偶、父母系数为1的比例分配的。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民事谅解书怎么写
民事谅解书怎么写
民事没有谅解书,只有刑事纠纷才会有谅解书。民事纠纷中双方可以调解。法律规定,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根据当事人自愿的原则,在事实清楚的基础上,分清是非,进行调解。
民事调解
人浏览
建议当面咨询律师。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打架不接受调解拘留吗
打架不接受调解拘留吗
打架不接受调解不一定会拘留。也有可能仅仅处罚款。法律规定,对于因民间纠纷引起的打架斗殴或者损毁他人财物等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情节较轻的,公安机关可以调解处理。
民事调解
人浏览
可以均分
全部4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你好,民事判决所确定的义务已经履行完毕的,申请人不能再申请强制执行。这种情况下,被执行人要向执行法院提交义务已经履行的证明或者证据,法院审查确定后,会裁定不予执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治安调解的适用范围
治安调解的适用范围
治安调解的适用范围包括因民间纠纷引起的打架斗殴或者损毁他人财物等情节较轻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若是经过公安机关调解,当事人达成协议的,不予处罚。
民事调解
人浏览
如果出具了行政调解书的话,只要双方签名了,就生效了,这个时候如果对方不执行的,就可以申请强制执行。《行政诉讼法》第六十条: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关于期间、送达、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司法调解书的法律效力
司法调解书的法律效力
司法调解书的法律效力为有效。调解是指案件双方当事人在法院主持的调解下,达成调解协议,并由法院制作调解书的活动。法律规定,调解书是具有强制执行力的。
民事调解
人浏览
你好,仲裁调解书已经生效了,对方一直不支付,可以申请强制执行
全部2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起诉了怎么私下调解
起诉了怎么私下调解
起诉了私下调解的方式是双方当事人在人民法院的主持下,达成调解协议,并由法院制作调解书。调解书是具有强制执行力的,若是一方当事人不履行义务,另一方可以以此调解书起
民事调解
人浏览
调解书如果签字了他不给钱怎么办
调解书如果签字了他不给钱怎么办
调解书如果签字了对方不给钱当事人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法律规定,人民法院有权向有关单位查询被执行人的存款、债券、股票、基金份额等财产情况。
民事调解
人浏览
你好很高兴为您解答,具体可以咨询法援
全部2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按照河南省律师费收费办法,最低5000元。
全部7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