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劳动人事 > 商业秘密 > 保密条款或协议的设计

保密条款或协议的设计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1970-01-01 08:00:00 人浏览

导读:

保密条款或协议的设计制定严谨周密的劳动合同保密条款或专门保密协议是重要的商业秘密保密措施。做到这一点,保密协议应当顾及如下方面:保密信息的定义及范围、员工对保密的承诺及保证、保密期限、符合法律规定的违约责任等。1、商业秘密的定义及范围对

  保密条款或协议的设计

  制定严谨周密的劳动合同保密条款或专门保密协议是重要的商业秘密保密措施。做到这一点,保密协议应当顾及如下方面:保密信息的定义及范围、员工对保密的承诺及保证、保密期限、符合法律规定的违约责任等。

  1、商业秘密的定义及范围

  对保密信息的定义及范围进行具体界定,有利于用人单位在发生商业秘密侵权纠纷时进行有效抗辩,因为这些内容将是具有决定意义的诉讼证据12。用人单位应结合自身实际在保密条款或保密协议中对保密信息的定义及范围作出界定。

  2、劳动者对保密的承诺及保证

  劳动者对保密的承诺及保证实质上是对其保密义务的约定,反过来说,这是对用人单位权利的约定。

  3、保密期限

  只要商业秘密存在,保密义务人就有保密的义务。保密义务人的保密期限与商业秘密的存在期限相同。在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保密义务人的保密义务并不终止,保密期限并无限制,这是与竞业限制期限不同的,

  因为受到竞业限制的劳动者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从事同类业务的竞业限制期限,不得超过二年13。

  然而,作为物的一种,商业秘密也有其产生、存在、消灭的过程。由于商业秘密的三个构成要件缺一不可,因而,只要商业秘密不在具备其中一个要件,就不具备保密价值。所以,只要发生商业秘密已没有新颖性、丧失实用性、失去可控性中的一个事项,即宣告商业秘密保密期限终止。

  4、违约责任

  (一)约定违约金

  如果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了服务期,在劳动者严重违反用人单位保密制度;或严重失职泄露商业秘密,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或因侵犯商业秘密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形下,劳动者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14。另外,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15。

  (二)解除劳动合同

  法律依据在于,劳动者严重违反用人单位保密制度;或严重失职泄露商业秘密,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或因侵犯商业秘密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16。

  1 《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十条、《关于禁止侵犯商业秘密行为的若干规定》(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令1998第86号)第二条。

  2 《关于禁止侵犯商业秘密行为的若干规定》(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令1998第86号)第二条。

  3 《关于审理不正当竞争民事案件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最高人民法院法释〔2007〕2号)。

  4 《关于禁止侵犯商业秘密行为的若干规定》(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令1998第86号)第二条。

  5 《关于禁止侵犯商业秘密行为的若干规定》(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令1998第86号)第三条。

  6 《关于审理不正当竞争民事案件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最高人民法院法释〔2007〕2号)。

  7 《关于禁止侵犯商业秘密行为的若干规定》(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令1998第86号)第二条。

  8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商业秘密构成要件问题的答复》(工商公字〔1998〕第109号)。

  9 《关于审理不正当竞争民事案件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最高人民法院法释〔2007〕2号)。

  10 《劳动法》第二十二条,《劳动合同法》第十七条、第二十三条。

  11 《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三条。

  12 (1)《关于审理反不正当竞争案件几个问题的解答(试行)》(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京高法发[1998]73号)要求,所采取的保密措施明确、具体地规定了信息的范围;措施是适当的、合理的,不要求必须万无一失。(2)《关于审理不正当竞争民事案件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最高人民法院法释〔2007〕2号)要求,商业秘密符合法定条件的证据,包括商业秘密的载体、具体内容、商业价值和对该项商业秘密所采取的具体保密措施等。

  13 《劳动合同法》第二十四条。

  14 《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二十六条。

  15 《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三条

  16 《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第二款、三款和第六款。

  更多企业相关知识尽在企业法律顾问网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