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民法典 > 合同 > 不当得利 > 不当得利之债与侵权行为之债的区别

不当得利之债与侵权行为之债的区别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1-05-13 16:44:20 人浏览

导读:

侵权行为,是行为人在侵犯他人绝对权、支配权时因具有主观过错或者因法律规定所需要承担的民事责任。不当得利,是指没有法律上或者合同上的根据,使自己获得利益而使他人受到损失。收益人对受损一方即负有返还不当得利的责任。那么不当得利之债与侵权行为之债的区别有哪些呢,接下来就和法律快车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不当得利之债与侵权行为之债的区别

  一、不当得利之债与侵权行为之债的区别

  根据《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五条和第九百八十五条的规定,不当得利之债与侵权行为之债的区别在于:

  1、发生的原因不同。侵权之债只能因侵权行为发生,不当得利之债既可能因侵权行为发生,也可能因其他原因而发生。前者例如,甲擅自使用乙家的墙壁打广告,得利若干,甲侵犯了乙对墙的所有权,同时甲所得利益为不当得利。后者例如,甲和乙签订买卖合同,甲给付货款后,买卖合同因乙是未成年人而无效,那么乙得到的货款为不当得利。

  2、救济手段不同。侵权之债的救济手段,包括物上请求权如恢复原状、排除妨害等,以及损害赔偿请求权。而不当得利一般只有利益返还请求权,只有在受益人恶意,且其所得全部利益小于本人所受全部损失时,本人才能就其间的差额部分享有损害赔偿请求权。

  3、构成不同。侵权之债的形成,一般要求行为人主观上有过错,而不当得利之债的形成则对行为人在主观方面没有要求。

  二、侵权行为的特征

  1、单方实施

  侵权行为是基于当事人的意思而发生的,且侵权行为所引起的民事法律后果并不是当事人所预期的,因此,侵权行为属于事实行为。

  2、民事违法

  侵权行为的违法性及时违反法律的规定,为法律所不许,其实质就是违反法律所规定的义务。这里所谓的法定义务。公民、法人的合法民事权益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侵犯。

  3、加害他人

  侵权行为的对象包括民事权利和民事利益。侵权行为所侵害的民事权利包括人身权、物权、继承权、知识产权等绝对权,一般不包括债权。除民事权利以外的其他合法利益,也属于侵权行为法保护的范围。

  4、应担责任

  侵权行为是一种能够引起民事法律后果的行为,这种法律后果就是侵害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三、不当得利的主要特征

  1、双方当事人必须一方为受益人,他方为受害人。

  2、受益人取得利益与受害人遭受损害之间必须有因果关系。

  3、受益人取得利益没有合法根据,即既没有法律上、也没有合同上的根据,或曾有合法根据,但后来丧失了这一合法根据。受益人在得知自己的受益没有合法根据或得知合法根据已经丧失后,有义务将已得的不当利益返还受害人。

  以上就是法律快车小编为您详细介绍的关于不当得利之债与侵权行为之债的区别的相关内容,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不当得利之债与侵权行为之债的区别三点分别为:发生的原因不同;救济手段不同;构成不同。若您还有什么法律疑问,建议咨询法律快车专业律师。

引用法条

拓展阅读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点赞
收藏
分享至

相关知识推荐

相关文书下载
限时特惠

海量合同范本 · 任意编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