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民法典 > 继承 > 继承一般规定 > 遗产什么时候分割

遗产什么时候分割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3-01-28 10:50:33 人浏览

导读:

遗产应当是在被继承人死亡时开始分割,首先要看被继承人生前是否有订立遗嘱,有遗嘱或遗赠协议的应当按照协议处理,若是没有的便按照法定继承顺序继承。

遗产什么时候分割

  一、遗产什么时候分割

  遗产是从被继承人死亡时开始分割,继承开始后,按照法定继承办理;有遗嘱的,按照遗嘱继承或者遗赠办理;有遗赠扶养协议的,按照协议办理,继承人放弃继承的,应当在遗产处理前,以书面形式作出放弃继承的表示。

  根据《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一条规定,继承从被继承人死亡时开始。相互有继承关系的数人在同一事件中死亡,难以确定死亡时间的,推定没有其他继承人的人先死亡。都有其他继承人,辈份不同的,推定长辈先死亡;辈份相同的,推定同时死亡,相互不发生继承。

  二、遗产分割要注意什么

  遗产分配要注意如下问题:

  1.遗产分割应当有利于生产和生活需要,不损害遗产的效用;

  2.不宜分割的遗产,可以采取折价、适当补偿或者共有等方法处理;

  3.遗产分割应当发生在继承人死亡后;

  4.遗产分割应当按照遗赠抚养协议优于遗嘱,遗嘱优于法定继承的顺序办理;

  5.其他要注意的问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五十六条,遗产分割应当有利于生产和生活需要,不损害遗产的效用。不宜分割的遗产,可以采取折价、适当补偿或者共有等方法处理。

  第一千一百二十三条,继承开始后,按照法定继承办理;有遗嘱的,按照遗嘱继承或者遗赠办理;有遗赠扶养协议的,按照协议办理。

  三、遗产分割诉讼多久审结

  对于审限《民事诉讼法》明确规定,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审限为3个月,3个月内必须结案,不能延长审限。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法律快车提醒,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六个月;还需要延长的,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批准。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九条 审限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六个月;还需要延长的,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批准。

  第一百六十一条 审限人民法院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

引用法条

拓展阅读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点赞
收藏
分享至

相关知识推荐

相关文书下载
限时特惠

海量合同范本 · 任意编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