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民法典 > 总则 > 民事法律行为 > 民事法律是什么意思

民事法律是什么意思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3-01-16 00:28:58 人浏览

导读:

民事法律的意思是基于民事主体的意思表示而设立、变更或终止的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行为。民事法律行为的分类依据不同的原因有着不同的标准,例如以法律形式分为了要式民事行为和非要式民事法律行为。

民事法律是什么意思

  一、民事法律是什么意思

  民事法律的意思是就是基于意思表示而设立、变更或终止特定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行为。民事法律行为亦称法律行为,从学理上讲,它是指目的在于发生民法上的后果并以意思表示为要素的法律事实,民事法律关系是民事主体之间就一定的物或其他对象(客体) 而发生的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其实现的民事权利义务关系。

  法律快车提醒,民事法律关系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而不是人和物的关系。尽管在财产关系中其标的常常是物,但法律关系的内容是权利和义务,是发生在人与人之间,而不是发生在人与物之间。经民法确认的民事法律关系分为财产法律关系和人身法律关系。

  二、民事法律行为的分类

  1.单方民事法律行为和多方民事法律行为;

  2.有偿民事法律行为和无偿民事法律行为;

  3.诺成性民事法律行为和实践性民事法律行为;

  4.要式民事法律行为和非要式民事法律行为;

  5.单务民事法律行为和双务民事法律行为;

  6.主民事法律行为和从民事法律行为;

  7.有因民事法律行为和无因民事法律。

  三、民事法律的主体包括哪些

  民事法律行为的主体主要包括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民事法律行为是民事主体通过意思表示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行为。自然人从出生时起到死亡时止,具有民事权利能力,依法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十三条,自然人从出生时起到死亡时止,具有民事权利能力,依法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

  第五十七条,法人是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

引用法条

拓展阅读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点赞
收藏
分享至

相关知识推荐

相关文书下载
限时特惠

海量合同范本 · 任意编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