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民法典 > 继承 > 继承一般规定 > 接受遗赠几种方式

接受遗赠几种方式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1-09-17 08:51:38 人浏览

导读:

生活中,遗赠是遗赠人死亡后发生法律效力的行为。遗赠主要有三种类型,分别为概括遗赠、特定遗赠和附义务或附条件的遗赠,或称附义务的遗赠。相对应的,我们接受遗赠的方式又有哪几种呢?以下就跟着法律快车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接受遗赠几种方式

  一、接受遗赠几种方式

  接受遗赠的方式,有两种,一是接受,二是不接受;接受的要明示,并办理相关公证手续,过期不明示的为不接受。

  根据《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四条规定,继承开始后,继承人放弃继承的,应当在遗产处理前,以书面形式作出放弃继承的表示;没有表示的,视为接受继承。受遗赠人应当在知道受遗赠后六十日内,作出接受或者放弃受遗赠的表示;到期没有表示的,视为放弃受遗赠。

  二、老人私自立遗嘱有效吗

  老人私自立遗嘱有效。

  根据《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三十四条规定,自书遗嘱由遗嘱人亲笔书写,签名,注明年、月、日。

  第一千一百三十五条规定,代书遗嘱应当有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由其中一人代书,并由遗嘱人、代书人和其他见证人签名,注明年、月、日。

  第一千一百三十六条规定,打印遗嘱应当有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遗嘱人和见证人应当在遗嘱每一页签名,注明年、月、日。

  第一千一百三十七条规定,以录音录像形式立的遗嘱,应当有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遗嘱人和见证人应当在录音录像中记录其姓名或者肖像,以及年、月、日。

  三、遗产管理人的职责有哪些

  (一)清理遗产并制作遗产清单;

  (二)向继承人报告遗产情况;

  (三)采取必要措施防止遗产毁损、灭失;

  (四)处理被继承人的债权债务;

  (五)按照遗嘱或者依照法律规定分割遗产;

  (六)实施与管理遗产有关的其他必要行为。

  以上就是法律快车小编为您详细介绍关于接受遗赠几种方式的相关知识,接受遗赠的方式,有两种,一是接受,二是不接受;接受的要明示,并办理相关公证手续,过期不明示的为不接受。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法律快车,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为您解答疑惑。

引用法条

拓展阅读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点赞
收藏
分享至

相关知识推荐

相关文书下载
限时特惠

海量合同范本 · 任意编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