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民法典 > 总则 > 自然人 > 自然人享有的权利

自然人享有的权利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3-01-12 18:27:00 人浏览

导读:

自然人享有的权利主要是人格权和财产权,其中人格权又包含了生命权、身体权、名誉权、肖像权等权利在内。当民事权利遭受不法侵害时,当事人可以积极进行补救。

自然人享有的权利

  一、自然人享有的权利

  自然人享有权利有:

  1.人身自由、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

  2.享有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婚姻自主权等权利;

  任何组织和个人需要获取他人个人信息的,应当依法取得并确保信息安全,不得非法收集、使用、加工、传输他人个人信息,不得非法买卖、提供或者公开他人个人信息;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零九条,自然人的人身自由、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

  第一百一十条,自然人享有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婚姻自主权等权利。法人、非法人组织享有名称权、名誉权和荣誉权。

  二、自然人人身权利被侵害怎么办

  人身权利受到侵害的主张人身损害赔偿;构成轻伤的,除了可以要求民事赔偿,还可以申请公安机关进行立案,或是给予行政处罚。有精神损害的承担精神损害赔偿。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七十九条,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营养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造成残疾的,还应当赔偿辅助器具费和残疾赔偿金;造成死亡的,还应当赔偿丧葬费和死亡赔偿金。

  三、自然人权利诉讼需要多久

  符合立案条件的,登记立案;当场不能判定是否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接收起诉材料,并出具注明收到日期的书面凭证;需要补充材料的,在补充材料后7日内决定是否立案,立案期限从补正后交人民法院的次日起算。法律快车提醒,由上级人民法院转交下级人民法院立案的案件,从受诉人民法院收到起诉状的次日起算。

  自然人、法人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对于请求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不动产物权和登记的动产物权的权利人请求返还财产;请求支付抚养费、赡养费或者扶养费的,不适用诉讼时效。

引用法条

拓展阅读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点赞
收藏
分享至

相关知识推荐

相关文书下载
限时特惠

海量合同范本 · 任意编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