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民法典 > 总则 > 基本规定 > 私力救济在法律上是什么意思

私力救济在法律上是什么意思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3-01-13 00:21:05 人浏览

导读:

私力救济在法律上的意思是当事人通过自身行为救济已经收到侵害的民事权利,思力救济的法律特征是具有自洽性和自主性、民间性、多元性和灵活性、非正式性等。

私力救济在法律上是什么意思

  一、私力救济在法律上是什么意思

  私力救济在法律上的意思是指权利主体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依靠自身的实力,通过实施自卫行为或者自助行为来救济自己被侵害的民事权利。行走于公力救济边缘的私力救济,是人类社会最初的权利救济方式。法律快车提醒,在现代社会中,私力救济依然保持了它自己的领地,与公力救济相辅相成,互为补充,维护着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二、私力救济的特征

  1.纠纷解决的自治性和自主性。

  2.纠纷解决主体的民间性或非官方性。

  3.纠纷解决依据的多元性和灵活性。

  4.纠纷解决结果效力的非强制性。

  5.程序、方式、手段的灵活性和非正式性。

  6.救济的直接性。

  7.与社会救济及公力救济的互补与交错。

  三、私力救济行为包括哪些

  1.谈判协商。谈判协商作为一种最基本的纠纷解决方式,是任何一种非诉讼程序中不可或缺的手段,当代法治国家都积极鼓励当事人之间通过协商解决民事纠纷。

  2.自助即自力救助。包括先行扣押,自行留置对方财物抵偿其债务等方式。

  3.调解。在非正式或非机构性的调解中,当事人双方可以聘请不具任何资质的中立第三人调解,一些特定身份的人甚至可以主动介入。

  4.临时仲裁。许多国家允许双方当事人通过仲裁协议将纠纷诉诸临时性私人仲裁,只要双方同意就可聘请任何人担任仲裁员,并以裁决方式做出判断和决定。

  5.私人或民间组织机构。根据社会需求自发产生私人或从事调查、鉴定等中介服务机构。

  6.黑社会背景的私力救济组织。这类私力救济以规避法律、违法活动为主要目的,其作用主要是形成和维护其共同体的内部秩序,甚至拥有完整的“立法”、暴力执法和制裁机构。在与国家的正式法律体系发生冲突时,具有很大的破坏性。

  7.国家对私力救济控制的过程,即私力救济的法律化。

拓展阅读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点赞
收藏
分享至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