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民法典 > 总则 > 自然人 > 监护人尽到监护职责如何判断

监护人尽到监护职责如何判断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2-11-16 11:21:48 人浏览

导读:

监护人尽到监护职责的判断是根据监护内容进行的,监护人需要对被监护人的人身权益和财产权益进行保护。监护人不履行监护职责的处理办法是由所在单位或村(居)委会予以劝诫,情节严重的由公安机关给予行政处罚。

监护人尽到监护职责如何判断

  一、监护人尽到监护职责如何判断

  监护人尽到监护职责的判断标准是根据监护内容来判断的。也就是需要对于财产和人身利益进行监护,法定监护人,是指依照法律的直接规定担任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监护人,履行监护职责的人。法律快车提醒,法定监护人包括未成年人的法定监护人和精神病人的法定监护人。

  二、监护人不履行监护职责怎么办

  监护人不履行监护职责,或者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予以劝诫、制止;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行政处罚。

  《民法典》第三十四条,监护人的职责是代理被监护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保护被监护人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以及其他合法权益等。监护人依法履行监护职责产生的权利,受法律保护。

  监护人不履行监护职责或者侵害被监护人合法权益的,应当承担法律责任。因发生突发事件等紧急情况,监护人暂时无法履行监护职责,被监护人的生活处于无人照料状态的,被监护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应当为被监护人安排必要的临时生活照料措施。

  三、监护人必须是父母吗

  监护人不一定必须是父母。孩子的监护权责任由孩子的父母来进行承担。如果孩子的父母因客观原因死亡的或者无监护能力,可由祖父母、外祖父母、兄长、姐姐、其他经相关组织或者部门同意的,可以担任孩子的监护人。

  根据《民法典》第二十七条的规定,父母是未成年子女的监护人。

  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经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的,由下列有监护能力的人按顺序担任监护人:

  (一)祖父母、外祖父母;

  (二)兄、姐;

  (三)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但是须经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同意。

引用法条

拓展阅读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点赞
收藏
分享至

相关知识推荐

相关文书下载
限时特惠

海量合同范本 · 任意编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