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民法典 > 总则 > 民事权利 > 哪些行为属于侵犯商标专用权

哪些行为属于侵犯商标专用权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2-04-29 09:56:04 人浏览

导读:

属于侵犯商标专用权的具体行为可以是伪造注册商标、销售侵犯商标专用权等,这里所提及的商标专用权属于知识产权的范畴。大家在实际处理时,应当结合实际情况并按照知识产权的纠纷处理方式解决争议。这也是为什么需要大家去了解商标权的侵权行为内容。

哪些行为属于侵犯商标专用权

  一、哪些行为属于侵犯商标专用权

  第一,假冒注册商标;假冒注册商标是指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或者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商标的行为。

  第二,销售侵犯商标专用权的产品;并非所有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的行为都要承担赔偿责任,只有明知或者应知是侵犯他人商标专用权的商品,仍然进行销售的,才构成侵犯他人商标专用权,同时必须承担赔偿责任。

  第三,销售不知道是侵犯商标专用权的商品,能证明其销售的商品是自己合法取得的并说明商品的提供者的,不承担赔偿责任。伪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识或者销售伪造、擅自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未经商标注册人同意,更换其注册商标并将该更换商标的商品又投入市场,给他人的商标专用权造成其他损害的行为。

  二、商标侵权需要什么证据

  (一)身份证据;
  (二)权利证据;
  (三)侵权证据;
  (四)赔偿证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二十条规定,民事权益受到侵害的,被侵权人有权请求侵权人承担侵权责任。
  第一百八十三条规定,因保护他人民事权益使自己受到损害的,由侵权人承担民事责任,受益人可以给予适当补偿。没有侵权人、侵权人逃逸或者无力承担民事责任,受害人请求补偿的,受益人应当给予适当补偿。
  第一千一百六十七条规定,侵权行为危及他人人身、财产安全的,被侵权人有权请求侵权人承担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等侵权责任。
  第一千一百六十八条规定,二人以上共同实施侵权行为,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承担连带责任。

  三、商标侵权的原因是什么

  (一)高额利润的诱惑。假冒国际品牌产品,通常情况下可以获取高额利润。而且因为品牌效应,销售比较容易。由于高额利润的驱使,致使侵权或假冒精品名牌产品的不法行为屡禁不止。
  (二)现行政策法规存在缺陷且执法力度不够。近几年来,为规范市场,虽然我国政策法规立法数量逐渐增多,但至今尚未有一部完整、系统的法律法规来确认市场执法和监督管理机构名称、地位、取权与体制。
  行政执法手段缺乏,难于震慑不法分子。作为商标侵权的一个重要执法部门,当前工商行政管理体制与严格依法行政、行政法治的建设与经济的发展还有不相适应的环节。
  (三)许多消费者偏品牌而不重产品本身,这也是产生商标侵权的一个温床。商标一开始就是用来让顾客识别的,当这一信息被定位以后,顾客就只认牌子而不管其他了。其实,社会发生了分工,商标开始异化,"PRADA"、"LANCOME"等一些国际知名企业认为设厂不经济,便把加工的任务交给了其他生产者,公司则全力创立品牌,并且也不一定做整个市场的营销。但一些消费者只重视商标,而忽视了商标所代表的商品品质和内涵,从而导致一些打擦边球的产品得以在市场上走俏。

  以上就是法律快车小编为您详细介绍关于哪些行为属于侵犯商标专用权的相关知识,当我们了解清楚商标权的侵权行为,也能更好地处理商标权侵权纠纷。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法律快车,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为您解答疑惑。

引用法条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点赞
收藏
分享至

相关知识推荐

相关文书下载
限时特惠

海量合同范本 · 任意编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