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民法典 > 总则 > 诉讼时效 > 最高额保证诉讼时效有多久

最高额保证诉讼时效有多久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2-04-19 15:03:13 人浏览

导读:

在我们的生活实践中,作为担保人可以与债权人签署最高额保证,但是这种保证行为不得损害到债务人的利益。那么,最高额保证诉讼时效有多久?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法律快车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最高额保证诉讼时效有多久

  一、最高额保证诉讼时效有多久

  担保合同的诉讼时效是6个月,保证期间是确定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的期间,不发生中止、中断和延长。

  债权人与保证人可以约定保证期间,但是约定的保证期间早于主债务履行期限或者与主债务履行期限同时届满的,视为没有约定;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保证期间为主债务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六个月。

  债权人与债务人对主债务履行期限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保证期间自债权人请求债务人履行债务的宽限期届满之日起计算。

  二、商业银行最高额保证业务应注意的问题是什么

  商业银行在办理最高额保证业务时应注意以下问题:

  (一)最高额保证的期限不能过长,一般以半年到一年为宜。最高额保证合同的不特定债权确定后,保证人应当对在最高债权额度内就一定期间连续发生的债权余额承担保证责任。那么怎样才算最高额担保合同担保余额特定化呢?理论界与司法界历来有不同的解释,一般认为,最高额保证的保证人责任为期限届满时的责任。在最高额保证合同所约定的期间内,无论发生多少笔债务,也不论债务总额为多大,保证人均不发生保证责任,只是在该合同约定的一定期间届满时,才发生保证责任。而过长的保证期限会为债权人追索担保人的担保责任留下隐患。

  (二)合理确定实行最高额保证的客户对象及出具最高额保证合同的单位范围。在利用最高额保证条件下发放的贷款,贷款金额及其期限要注意与最高额保证合同相吻合。一般来说,银行在选择实行最高额保证的客户时应注意掌握从严原则。只有那些业务往来较多,日常信誉良好的客户才能做这类业务。因为在最高额保证条件下,客户到银行办理贷款的便利性会大大提高,银行对借款人及担保单位的调查会相对弱化。如果对所有客户均实行这种保证方法,无疑会加大银行的风险。

  (三)重视关于最高额保证的担保期间的相关约定最高额保证合同对保证期间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的,如最高额保证合同约定有保证人清偿债务期限的,保证期间自清偿期限届满之日起六个月。没有约定债务清偿期的,保证期间自最高额保证终止之日或自债权人收到保证人终止保证合同的书面通知到达之日起六个月。科学、合理地利用这一条款,对保障债权人权益,防止不良资产的发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民法典》第四百二十条 【最高额抵押权的定义】为担保债务的履行,债务人或者第三人对一定期间内将要连续发生的债权提供担保财产的,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或者发生当事人约定的实现抵押权的情形,抵押权人有权在最高债权额限度内就该担保财产优先受偿。

  最高额抵押权设立前已经存在的债权,经当事人同意,可以转入最高额抵押担保的债权范围。

  第四百二十一条 【最高额抵押权担保的债权转让】最高额抵押担保的债权确定前,部分债权转让的,最高额抵押权不得转让,但是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第四百二十二条 【最高额抵押合同条款变更 】最高额抵押担保的债权确定前,抵押权人与抵押人可以通过协议变更债权确定的期间、债权范围以及最高债权额。但是,变更的内容不得对其他抵押权人产生不利影响。

  三、如何理解最高额保证

  最高额保证,就是保证人于最高额限度内就一定期间连续发生的债权所提供的保证。一般说来,保证人和债权人签订一个总的保证合同,为一定期限内连续发生的借款合同和某项商品交易行为提供保证,只要债权人和债务人在保证合同约定的债权额限度内进行交易,保证人则依法承担保证责任。

  最高额保证通常适用于债权人与债务人之间具有经常性的、同类性质业务往来,多次订立合同而产生的债务,如经常性的借款合同或者某项商品交易合同关系等。对一段时期内订立的若干合同,以订立一份最高额保证合同为其担保,可以减少每一份主合同订立一个保证合同所带来的不便,同时仍能起到债务担保的作用。

  (一)最高额保证所担保的债务在保证设立时可能已经发生,也可能没有发生,最高额保证的生效与被保证的债务是否实际发生无关。

  (二)最高额保证所担保的债务为一定期间内连续发生的债务。

  (三)最高额保证约定有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的最高限额。

  (四)最高额保证所担保的不是多笔债务的简单累加,而是债务整体,各笔债务的清偿期仅对债务人有意义,并不影响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

  以上就是法律快车小编为您详细介绍关于最高额保证诉讼时效有多久的相关知识,综上所述可知,最高额保证需要按照一定的诉讼时效期间内行权。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法律快车,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为您解答疑惑。

引用法条

拓展阅读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点赞
收藏
分享至

相关知识推荐

相关文书下载
限时特惠

海量合同范本 · 任意编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