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民法典 > 继承 > 遗产的处理 > 法院分遗产怎么分

法院分遗产怎么分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2-02-23 09:44:59 人浏览

导读:

由法院判决处分遗产的时候,法院一般会依据当事人提供的证据资料,并且结合具体的实际情况去作出认定。那么,法院分遗产怎么分?构成遗产必须满足哪些条件?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法律快车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法院分遗产怎么分

  一、法院分遗产怎么分

  遗产分配原则是指依法继承人之间在分割遗产时应遵循的准则。按《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三十条的规定,依法继承中遗产分配应遵守以下原则:

  (一)份额均等原则。同一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份额一般应当均等。这里的一般是指大致上相同的意思。但有些遗产分配达到均等很难掌握。但经各继承人协商一致也可以不均等。

  (二)体现养老育幼的原则。对生活有特殊困难的,缺乏劳动能力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应当予以照顾。即多分点遗产。

  (三)权利义务相一致的原则。多尽义务者多分;少尽义务者少分;不尽义务者不分。对被继承人尽了主要扶养、赡养义务或者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的继承人,分配时可以多分。相反,对被继承人有扶养能力和有扶养条件的继承人,不尽扶养义务的,分配遗产时应当不分或少分;

  (四)适当照顾的原则。对继承人以外的依靠被继承人抚养的缺乏劳动能力又没有生活来源的人,或者继承人以外对被继承人扶养较多的人,可以分给他们适当的遗产。按具体情况可以多分点遗产。

  二、构成遗产必须满足哪些条件

  (一)遗产必须是财产。其中财产包括积极财产和消极财产。消极财产即债务。遗产不能是人身权及身份等,

  这是由现代民法典作为财产继承而决定的,此与古代社会的宗祧继承制相区别。

  (二)遗产必须是死者生前所有的合法财产。这里的所有是广义上的所有,既包括作为物权的所有权和其他物权,又包括死者生前享有的债权,还包括知识产权、股权等各种复合权中的财产权利部分。

  (三)遗产必须是非专属于死者自身的财产。有些财产依其人身专属性不具有可继承性,因此不得继承。如养老保险金请求权,被保险人死亡后则该种权利归于消灭。

  (四)遗产的形态不以死者死亡时遗留下的状态为限,从死者遗留下的财产衍生出的财产或替代财产均为遗产。

  三、离婚会查儿子财产吗

  夫妻双方离婚时,一般来讲,需要一并财产分割问题。根据婚姻法的规定,夫妻离婚时财产分割的对象是夫妻在婚内积累的夫妻共同财产,并不调查和分割包括自己儿子在内的他人财产。但是如果儿子的财产来源于父母,夫妻离婚时,一方或者双方要求分割的话,法院会调查具体情况并根据调查结果作出不同的处理:

  (一)儿子是成年人。如果财产是房子等不动产,已经在房本上写上了孩子的名字;动产的话,已经交付给孩子。在这两种情况下,都认为财产所有权已经发生了转移,由夫妻所有转为孩子所有。父母离婚时,对这些财产不能分割。

  (二)儿子是未成年子女。对于未成年子女名下的财产,离婚时夫妻是否能够要回进行分割还要看夫妻在给孩子财产的时候的真实意思表示。如果真实意思确实是将财产赠与未成年子女,那么该财产就应当认定为未成年子女的个人财产,由直接抚养孩子的一方暂时管理。如果真实意思不是赠与未成年子女,该财产一般会作为夫妻共同财产分割。

  以上就是法律快车小编为您详细介绍关于法院分遗产怎么分的相关知识,综上所述,遗产分配原则是指依法继承人之间在分割遗产时应遵循的准则。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法律快车,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为您解答疑惑。

引用法条

拓展阅读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点赞
收藏
分享至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