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民法典 > 侵权责任 > 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 > 铁路交通事故受伤怎么办

铁路交通事故受伤怎么办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2-01-13 10:09:05 人浏览

导读:

交通不仅仅包括我们常见的小汽车,也包括铁路交通、航空交通、船运交通等等。那么,铁路交通事故受伤怎么办?交通事故能否主张精神损害赔偿?接下来,关于铁路交通事故受伤怎么办的详细内容,就由法律快车小编为您做更进一步的解答吧!
铁路交通事故受伤怎么办

  一、铁路交通事故受伤怎么办

  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铁路运输人身损害赔偿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二条规定,“铁路旅客运送期间发生旅客人身损害,赔偿权利人要求铁路运输企业承担违约责任的,人民法院应当确定铁路运输企业是否承担责任及责任的大小;赔偿权利人要求铁路运输企业承担侵权赔偿责任的,人民法院应当依照有关侵权责任的法律规定,确定铁路运输企业是否承担赔偿责任及责任的大小”。 旅客乘坐列车,就与铁路部门形成了一种运输合同关系,保障旅客的安全是铁路部门的职责所在,也是铁路部门的首要义务。其次,旅客在这起事故上并没有过错。再次,《铁路交通事故应急救援和调查处理条例》属于行政法规,在侵权责任法颁布后,铁路事故赔偿问题应当归属侵权责任法调整,这不仅是因为新法优于旧法,而且法律效力明显高于行政法规。 对铁路伤亡旅客的赔偿不应适用《铁路交通事故应急救援和调查处理条例》,而应当适用合同法、侵权责任法以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铁路运输人身损害赔偿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铁路交通事故应急救援和调查处理条例》在法理上确实存在一个问题,即乘用人赔偿责任限制。旅客乘坐列车是一个商业合同行为,强调风险共担原则,也就是说旅客在享受运输服务的同时也要担负起一定的风险,这样就产生了赔偿责任限制的制度。“这个制度并不只是我国有,其他国家也都有这一规定,但是我国的这一赔偿原则被批判为有行政垄断色彩”。 其次,具体赔偿数额怎么算? 按照侵权责任法、民法通则、《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若干问题的通知》等,其侵权的损害赔偿范围主要有14项,其中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用;住院伙食补助费;住宿费;营养费;残疾赔偿金;残疾辅助器具费;因康复护理、继续治疗实际发生的必要的康复费、护理费、后续治疗费;死亡补偿;丧葬费;被抚养人生活费;精神损害赔偿;财产直接损失(行李损失)。 最基本的赔偿项目应包括死亡赔偿金、丧葬费、被抚养人的生活费、精神抚慰金。依据现行侵权责任法,因同一侵权行为造成多人死亡的,可以以相同数额确定死亡赔偿金,“也就是说同命同价,就高不就低”。伤残乘客的最基本赔偿数额应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必要的营养费。如果致残,还要支付残疾赔偿金、残疾辅助器具费、被抚养人生活费等。而这些费用都与乘客的受伤状况、本来的收入状况以及丧失劳动能力的程度而有所不同,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二、交通事故能否主张精神损害赔偿

  交通事故存在人身伤亡的,可主张精神损害赔偿,精神损失费的数额由这些因素确定:

  1、侵权人的过错程度;

  2、侵权的手段;

  3、造成的后果;

  4、侵权人的经济状况;

  5、当地的生活水平。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八十三条

  侵害自然人人身权益造成严重精神损害的,被侵权人有权请求精神损害赔偿。

  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侵害自然人具有人身意义的特定物造成严重精神损害的,被侵权人有权请求精神损害赔偿。

  三、交通事故未致残有精神抚慰金吗

  交通事故没有伤残一般是不能获得精神损失费的,具体情况可以由司法机关鉴定处理,并对精神损失情况进行鉴定。精神损害赔偿是权利主体因其人身权益受到不法侵害而使其遭受精神痛苦或精神受到损害而要求侵害人给予赔偿的一种民事责任,是现代民法损害赔偿制度的重要组织部分。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八条规定,受害人或者死者近亲属遭受精神损害,赔偿权利人向人民法院请求赔偿精神损害抚慰金的,适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予以确定。精神损害抚慰金的请求权,不得让与或者继承。但赔偿义务人已经以书面方式承诺给予金钱赔偿,或者赔偿权利人已经向人民法院起诉的除外。

  以上就是法律快车小编为大家带来铁路交通事故受伤怎么办全部内容,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可以要求铁路运输企业进行赔偿医疗费、误工费等等。如果您还有其他问题的,欢迎咨询法律快车律师,我们将耐心为您解答疑惑。

引用法条

拓展阅读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点赞
收藏
分享至

相关知识推荐

相关文书下载
限时特惠

海量合同范本 · 任意编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