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民法典 > 侵权责任 > 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 > 发生交通事故什么情况不是逃逸

发生交通事故什么情况不是逃逸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2-01-05 09:49:47 人浏览

导读:

交通事故逃逸的构成要件是什么,判定情形是哪种,轻微交通事故又是如何判定的,在不知情的情形下轻微的交通事故算不算逃逸。因此接下来将由法律快车小编为您介绍关于发生交通事故什么情况不是逃逸及其相关方面的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解决相应的问题。

发生交通事故什么情况不是逃逸

发生交通事故什么情况不是逃逸

没发现交通事故不算逃逸。构成交通肇事逃逸,主要看三个方面因素:

(一)主观方面:主观方面即行为人的主观动机;

(二)客观方面:交通肇事后逃逸行为必须符合法律规定的情形;

(三)交通肇事后逃逸行为的空间要素,即该行为是否仅限于“逃离事故现场”。因此,肇事行为的认定,要求行为人必须是明知自己已经发生交通肇事行为。如果没有发现肇事行为,自然也没有故意逃避法律追究的动机,也就不构成交通肇事逃逸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第一百零一条 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的规定,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

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且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二、发生交通事故后应当怎样处理

安全驾驶,避免发生交通事故;一旦发生交通事故,要冷静处理,积极抢救伤员,保护现场,及时报警,等待交警部门处理。

三、逃逸后的处罚

(一)交通肇事后逃逸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另外,保险公司一般会将交通肇事逃逸作为商业险免赔的事由。所以交通肇事逃逸不仅要加重刑罚,还将导致商业险难以索赔,甚至无法得到赔偿,因此,交通肇事后切忌逃逸

(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六条: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将被害人带离事故现场后隐藏或者遗弃,致使被害人无法得到救助而死亡或者严重残疾的,应当分别依照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第二百三十四条第二款的规定,以故意杀人罪或者故意伤害罪定罪处罚。

(三)交通肇事逃逸尚未构成犯罪的,应当根据其违法行为造成的损害后果和具体情节进行处理。对于交通肇事逃逸后又主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违法行为的,如有《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二十七条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第十六条规定的情形,可以免予吊销驾驶证的处罚,但其处罚仍应按照《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第二十四条的规定执行。

根据上述阐述表明,根据交通事故逃逸的构成要件来分析,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轻微的交通事故不算逃逸。以上便是法律快车小编为您带来关于发生交通事故什么情况不是逃逸的相关知识,若大家有什么不了解的亦或是有其他疑问的可以咨询法律快车的律师。


引用法条

拓展阅读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点赞
收藏
分享至

相关知识推荐

相关文书下载
限时特惠

海量合同范本 · 任意编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