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民法典 > 合同 > 不当得利 > 政策性变更导致不当得利如何解决

政策性变更导致不当得利如何解决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2-01-04 16:10:39 人浏览

导读:

随着国家各方面的发展,每个地方的政策都是在变动中的,有些时候可能一个政策的变动会导致很多问题的发生,所以需要及时知道政策方向,做好应对措施。那么,政策性变更导致不当得利如何解决?下面法律快车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政策性变更导致不当得利如何解决

一、政策性变更导致不当得利如何解决

不当得利是指一方受损、一方受益、损益变动之间有因果关系,但无法律依据。实践中,大量存在不当得利的情况,如喂养邻居家走失的狗等等。而有的不当得利人是善意的,有的是恶意的,那么不当得利的处理方式是怎样的?不当得利的返还方式:原物返还,即当原物尚存时,应返还原物;作价返还,即如果原物已不存在,则可作价偿还。关于价额的计算方法,通说认为,当受益人所受利益为劳务时,其价额为劳务的通常报酬;当原物因附合而丧失所有权时,应以因附合对于受益人所生的利益即物的升值为标准。

二、政策性调整是否属于情势变更

判断是否属于情势变更还是商业风险,需要参照合同约定,并从可预见性、归责性以及产生后果等方面进行分析。政策性调整属于情势变更的情形。

(一)情势变更是指在合同有效成立后,客观情况发生了当事人在订立合同时无法预见的、非不可抗力造成的不属于商业风险的重大变化,继续履行合同对于一方当事人明显不公平或者不能实现合同目的,因此允许变更合同内容或者解除合同。情势变更的适用需要满足条件,与商业风险相区分。

(让她)情势变更常见的情形包括:政府政策的调整、社会经济形势的急剧变化、物价飞涨等。具体应否适用情势变更须参照合同约定,并从可预见性、归责性以及产生后果等方面进行分析。

法律依据:

根据《民法典》第五百三十三条规定:“合同成立后,合同的基础条件发生了当事人在订立合同时无法预见的、不属于商业风险的重大变化,继续履行合同对于当事人一方明显不公平的,受不利影响的当事人可以与对方重新协商;在合理期限内协商不成的,当事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解除合同。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应当结合案件的实际情况,根据公平原则变更或者解除合同。”

该条删除了情势变更适用于“非不可抗力”限定,明确不可抗力事件可适用情势变更原则,扩大了情势变更外延及适用范围,从制度设计、功能定位上理顺了不可抗力和情势变更条款的逻辑关系,避免适用的冲突。在疫情发生后造成合同目的不能实现或根本不能履行障碍时,可适用《民法典》第一百八十条不可抗力条款解决,造成合同可继续履行但对一方明显不公平时,可适用《民法典》五百三十三条情势变更条款解决。情势变更原则创设目的,即在发生不可归责于合同当事人客观情况下给予当事人突破合同严守原则、申请变更或者解除合同的权利,是公平原则一种体现。

《民法典》在情势变更中增加了合同双方自行协商机制。当发生了不属于商业风险情势变更情形,继续履行合同显失公平,《民法典》引入自行协商机制由各方根据诚实信用原则对权利义务重新约定,体现私法意思自治和契约自由原则。合理期限内无法协商一致,当事人可申请法院或仲裁机构对合同内容或条款变更、调整,法院或仲裁机构根据公平原则并结合实际状况进行处理。

三、债权人可以拒绝债务人提前履行吗

债务人提前履行债务损害债权人利益的,债权人可以拒绝债务人的履行。债务人提前履行债务不损害债权人利益的,债权人应当接受债务人的履行。

民法典第五百三十条规定,债权人可以拒绝债务人提前履行债务,但是提前履行不损害债权人利益的除外。

债务人提前履行债务给债权人增加的费用,由债务人负担。

第五百三十一条 债权人可以拒绝债务人部分履行债务,但是部分履行不损害债权人利益的除外。

债务人部分履行债务给债权人增加的费用,由债务人负担。

以上就是法律快车小编为大家整理介绍的关于“政策性变更导致不当得利如何解决”等相关法律知识。不管是何种方式的不当得利,都是需要有解决方式的,因为不当得利本身就是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法律快车,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为您提供帮助。

引用法条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点赞
收藏
分享至

相关知识推荐

相关文书下载
限时特惠

海量合同范本 · 任意编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