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民法典 > 合同 > 合同的履行 > 合同履行完毕的判断标准

合同履行完毕的判断标准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1-06-21 14:01:47 人浏览

导读:

我们都知道合同是签约双方为了某一要求的实现而签订的用来约束签约双方的文件,合同的执行是合同规定义务的执行。合同履行是非常重要的,签订合同后如果不履行或者不按规定履行的,就会构成合同违约,合同违约需要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而合同履行完毕的,权利与义务就会消失。那么,合同履行完毕的判断标准是怎样的?合同履行的原则有哪些?无效合同已实际履行完毕怎么办?下面是法律快车小编整理的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合同履行完毕的判断标准

  一、合同履行完毕的判断标准

  合同的履行,表现为当事人执行合同义务的行为。当合同义务执行完毕时,合同也就履行完毕。

  合同履行,指的是合同规定义务的执行。任何合同规定义务的执行,都是合同的履行行为;相应地,凡是不执行合同规定义务的行为,都是合同的不履行。因此,合同的履行,表现为当事人执行合同义务的行为。当合同义务执行完毕时,合同也就履行完毕。

  二、合同履行的原则

  1、实际履行原则。实际履行原则指当事人按照合同规定的标的完成合同义务的原则。

  (1)在合同履行中,要履行标的,不能用其他标的代替原合同标的。就是说,对于有效成立的合同,其标的规定是什么,义务人就应当履行什么。

  (2)要实际履行标的,不能轻易地以违约金或赔偿金代替履行标的。义务人如果不能按合同规定的标的给付,即使向对方偿付了违约金或赔偿金,也不能轻易免除其交付标的的义务

  2、诚实信用原则。也包括了适当履行原则和协作履行原则。

  (1)适当履行原则

  适当履行原则又称正确履行原则或全面履行原则,是指当事人按照合同规定的标的及其质量、数量,由适当的主体在适当的履行期限、履行地点以适当的履行方式,全面完成合同义务的履行原则。

  (2)协作履行原则

  协作履行原则是指当事人不仅适当履行自己的合同债务,而且应协助对方当事人履行债务的履行原则。

  3、情事变更原则

  情事变更原则,是指合同依法成立后,因不可归责于双方当事人的原因发生了不可预见的情事变更,致使合同的基础丧失或动摇,若继续维护合同原有效力则显失公平,从而允许变更或解除合同的原则。

  4、经济合理原则

  经济合理原则要求在履行合同时,讲求经济效益,付出最小的成本,取得最佳的合同利益。在履行合同中贯彻经济合理原则,表现在许多方面:债务人选择最经济合理的运输方式,选择履行期限履行合同义务,选择设备体现经济合理原则,变更合同,对违约进行补救也体现经济合理原则。《民法典》第591条规定:“当事人一方因另一方违反合同受到损失的,应当及时采取措施防止损失的扩大;没有及时采取措施致使损失扩大的,无权就扩大的损失要求赔偿。”

  三、无效合同已实际履行完毕怎么办

  1、返还财产。当事人因无效合同而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折价补偿。

  2、赔偿损失。有过错的一方应赔偿对方因此所遭受的实际损失,双方皆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

  3、收归国有或返还集体、第三人。

  也就是说,合同一旦被确认无效,双方当事人则需要依照无效合同将从对方取得的财产返还给对方,使财产关系恢复到订立合同之前的原始状态。

  以上就是法律快车小编整理的合同履行完毕的判断标准的相关内容。如果您对此类问题还有疑问,或者有其他法律问题,都可以来法律快车平台咨询我们的专业律师。以最大限度的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保护您的利益不受损失。

引用法条

拓展阅读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点赞
收藏
分享至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