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民法典 > 合同 > 合同的权利义务终止 > 违约解除租赁合同的后果

违约解除租赁合同的后果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1-12-14 10:39:31 人浏览

导读:

租赁合同是现实生活中最常见的一种合同,当一方当事人违反租赁合同的约定,给另外一方当事人违反合同约定解除后的后果是什么。因此接下来将由法律快车小编为您介绍关于违约解除租赁合同的后果及其相关方面的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解决相应的问题。

违约解除租赁合同的后果

违约解除租赁合同的后果

合同因违约解除的,解除权人可以请求违约方承担违约责任,但是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主合同解除后,担保人对债务人应当承担的民事责任仍应当承担担保责任,但是担保合同另有约定的除外。

《民法典》 第五百六十六条 合同解除后,尚未履行的,终止履行;已经履行的,根据履行情况和合同性质,当事人可以请求恢复原状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并有权请求赔偿损失。

二、租赁合同的单方解除权

(一)承租人使用不当,致使租赁物受到损失的,出租人可以解除合同。承租人不正确使用租赁物使之损失,属于承租人严重违约行为,为了保护自己财产安全,出租人应有权利单方解除合同,终止双方的租赁关系。

(二)承租人擅自转租的,出租人可以解除合同。租赁合同明确约定可以转租的,承租人可径行转租,这属于出租人同意;合同未约定转租的,承租人在合同成立后要转租,则必须先取得出租人的同意。承租人未经出租人同意而转租的,出租人单方终止租赁关系。

(三)承租人逾期支付租金的,出租人可以解除合同。承租人迟延交付租金的,应负债务迟延履行的责任。获得租金是出租人的基本权利,也是出租人出租的直接目的所在,承租人不支付租金就会使出租人订立合同的目的不能实现,因此,出租人有权解除合同。

(四)不定期租赁的,当事人可以随时解除合同。

(五)租赁物有质量瑕疵的,承租人可以随时解除合同。

(六)租赁物因非承租人的原因而受损,不能实现合同目的的,承租人可以解除合同。

三、租赁合同约定的解除权

(一)出租人没有按照合同约定的时间交付租赁物,承租人可以解除合同。如果出租人将延误情况和租赁物预期到达的时间通知承租人,承租人应当在接到通知后及时将是否解除合同的决定通知出租人。

(二)出租人交付的租赁物不适合约定的用途,超过约定的交付期限仍未交付符合用途的租赁物的,承租人有权解除合同。

(三)出租人拒不尽维修租赁物义务,严重影响承租人使用收益的,承租人可以解除合同。

(四)承租人擅自利用租赁物从事非法或者不合用途的活动,出租人可以解除合同。例如,承租人利用租赁的汽车运送毒品,利用生活居住的房屋从事营业性活动等,出租人可以解除合同。但是,若出租人同意或者知道承租人为上述行为而不反对的,出租人不得单方解除合同。

(五)承租人未经出租人同意而对租赁物进行拆解、改造或者增设他物的,出租人可以解除合同。

(六)因第三人对租赁物主张权利(即存有权利瑕疵),影响承租人对租赁物的使用、收益的,承租人可以解除合同。但是,承租人对该权利瑕疵知情的,则不得单方解除合同。

根据上述阐述表明,违反合同约定解除租赁合同,那么可以根据合同约定承担违约责任,并且给对方造成损失的需要承担赔偿责任。以上便是法律快车小编为您带来关于违约解除租赁合同的后果的相关知识,若大家有什么不了解的亦或是有其他疑问的可以咨询法律快车的律师。

引用法条

拓展阅读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点赞
收藏
分享至

相关知识推荐

相关文书下载
限时特惠

海量合同范本 · 任意编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