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民法典 > 继承 > 继承一般规定 > 不经过公证的遗嘱生效吗

不经过公证的遗嘱生效吗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3-05-30 08:40:53 人浏览

导读:

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有订立遗嘱的现象,但是遗嘱的订立一般是需要进行公证的,对于没有遗嘱的情况或者没有公证过的遗嘱总是会引发遗产争议。那么就让法律快车小编带你了解一下关于不经过公正的遗嘱生效吗?希望可以解答你的疑惑哦。

不经过公证的遗嘱生效吗

一、不经过公正的遗嘱生效吗

未经公证的遗嘱,只要符合法定有效条件,就有效。遗嘱有效的实质性要求:

(一)遗嘱人必须具备遗嘱能力;

(二) 遗嘱必须是遗嘱人的真实意思;

(三)遗嘱不得取消缺乏劳动能力和生活来源的继承人的继承权;

(四) 遗嘱中处分的财产必须是遗嘱人的个人财产;

(五)遗嘱不得违反社会公共利益和社会公德。因此,公证是一种形式要素,公证遗嘱更有效。当事人可以根据需要决定是否办理公证。

二、如何申请遗嘱公证

在申请遗嘱公证时,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向住所地、经常居住地、行为地或者事实发生地的公证机构提出申请。

而遗嘱公证通常会由两名公证人员共同办理,且由承办公证人员全程亲自办理,特殊情况下只能由一名公证人员办理时,应当再请以为见证人在场,且该见证人也应在遗嘱和笔录上签名或盖章。

三、遗嘱人须有遗嘱能力

遗嘱能力是指自然人依法享有的设立遗嘱,以依法自由处分其财产的行为能力。遗嘱为民事行为,设立人必须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依我国现行法规定,只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才有设立遗嘱的行为能力即遗嘱能力,不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人不具有遗嘱能力。因此,遗嘱人须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无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行为能力人所立的遗嘱无效。遗嘱人是否具有遗嘱能力,以遗嘱设立时为准。在设立遗嘱时,遗嘱人有遗嘱能力的,其后虽丧失遗嘱能力,遗嘱也不因此失去效力。反之亦然。所以,最高人民法院在《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41条中明确规定:“遗嘱人立遗嘱时必须有行为能力。无行为能力人所立的遗嘱,即使本人后来有了行为能力,仍属无效遗嘱。遗嘱人立遗嘱时有行为能力,后来丧失了行为能力,不影响遗嘱的效力。”

综上所述,一般订立遗嘱是需要进行公证的,但是在一些情况下,遗嘱没有进行公证也是有效的,我们在订立遗嘱时需要了解清楚。以上就是法律快车小编为您带来关于不经过公正的遗嘱生效吗的详细解答,若大家还有疑问想了解更多有关方面的内容的话欢迎咨询法律快车的律师。

引用法条

拓展阅读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点赞
收藏
分享至

相关知识推荐

相关文书下载
限时特惠

海量合同范本 · 任意编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