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民法典 > 侵权责任 > 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 > 事故伤残怎么认定

事故伤残怎么认定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1-11-12 08:50:33 人浏览

导读:

我们在遭遇交通事故后,身体受到损害这是难以避免的事情。那么,事故伤残应该怎么认定?伤残鉴定需要多少费用?交通事故后什么时候做伤残鉴定?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法律快车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事故伤残怎么认定

  一、事故伤残怎么认定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二十一条的规定,职工发生工伤,经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后存在残疾、影响劳动能力的,应当进行劳动能力鉴定。

  劳动能力鉴定是指劳动功能障碍程度和生活处理障碍程度的等级鉴定,劳动功能障碍程度分为十个伤残等级,最重的为一级,最轻的为十级。生活自理障碍分为三个等级: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和生活不能自理部分。

  二、伤残鉴定需要多少费用

  交通事故伤残鉴定在一千到三千之间,工伤伤残鉴定在五百块钱左右。每个地方标准不一样。各地收费标准不同,同一个地方不同的鉴定机构收费不同,同一家鉴定机构,不同的委托方式收费也不同,个人委托便宜,法院委托费用高。

  一般要求出院后三个月,但实际操作中出院后1个月即可。带上住院病历、诊断证明、X光片等材料,到当地司法鉴定中心即可。价格从700-2000元不等,可以只做伤残等级鉴定,也可以同时做误工损失日、后续治疗费、院外护理时间等。

  三、交通事故后什么时候做伤残鉴定

  《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四十条第二款规定:当事人因交通事故致残的,在治疗终结后,应当由具有资格的伤残鉴定机构评定伤残等级。

  故此伤残鉴定应待治疗终结,通常是出院后三个月,但若伤情已稳定可以提前根据医疗机构的建议向有资格的伤残鉴定机构评定伤残等级。有固定物的(如骨折治疗中安装的钢钉)要取出固定物后,才能做伤残鉴定。

  如果在治疗终结前进行鉴定,此时尚未治疗终结,对治疗终结后,受害人是否会留下一定的伤害影响,是否能完好如初,尚无法判断,根据此时受害人的伤情做出的评价是不客观的,无法反映、体现治疗终结后的情况。

  伤残鉴定机构可以由律师事务所委托,也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指派、委托,也可以由当事人自行委托,但在委托之前,一定要了解此鉴定机构是否具备相应的鉴定资质,否则其鉴定结论可能会因此而得不到法院的采纳。

  以上就是法律快车小编为您详细介绍关于事故伤残怎么认定的相关知识,被评定人需要携带伤残评定申请书和医院的相关诊断证明材料到伤残司法鉴定中心评残,评残级别是根据身体功能受限程度而定的。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法律快车,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为您解答疑惑。

引用法条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点赞
收藏
分享至

相关知识推荐

相关文书下载
限时特惠

海量合同范本 · 任意编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