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民法典 > 继承 > 法定继承 > 遗产继承纠纷案件程序

遗产继承纠纷案件程序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1-11-04 11:13:53 人浏览

导读:

我们在继承遗产的时候是需要按照法定程序进行,并且还需要分具体情况讨论。一般来说,没有遗嘱或遗赠协议的,都按照法定继承顺序继承,如果当事人对于遗产继承有争议的,可以到法院提起诉讼。那么,遗产继承纠纷案件的程序流程是什么呢?以下就跟着法律快车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遗产继承纠纷案件程序

  一、遗产继承纠纷案件程序

  首先向具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起诉,去法院起诉立案需要有原告身份证明,起诉状,并预交诉讼费用。

  根据《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三十二条规定,继承人应当本着互谅互让、和睦团结的精神,协商处理继承问题。遗产分割的时间、办法和份额,由继承人协商确定;协商不成的,可以由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二、同居关系是否具有继承权

  同居关系不具有继承权,同居是不受法律保护的。继承的方式有法定继承、遗嘱继承等,如果被继承人订立遗嘱,将财产分配给同居人的,同居人就有继承权,如果是法定继承的,同居关系不会形成继承关系,没有继承权。

  根据《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三十三条规定,自然人可以依照本法规定立遗嘱处分个人财产,并可以指定遗嘱执行人。自然人可以立遗嘱将个人财产指定由法定继承人中的一人或者数人继承。自然人可以立遗嘱将个人财产赠与国家、集体或者法定继承人以外的组织、个人。自然人可以依法设立遗嘱信托。

  三、离婚后孩子能否继承非监护方的财产

  父母离婚,对于无监护权的那方家长的遗产,孩子享有继承权。父母离婚产生的直接法律后果是夫妻双方基于婚姻而存在的法律上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归于消灭,不影响孩子的继承权。

  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四条规定,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后,子女无论由父或者母直接抚养,仍是父母双方的子女。

  离婚后,父母对于子女仍有抚养、教育、保护的权利和义务。离婚后,不满两周岁的子女,以由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已满两周岁的子女,父母双方对抚养问题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判决。子女已满八周岁的,应当尊重其真实意愿。

  以上就是法律快车小编为您详细介绍关于遗产继承纠纷案件程序的相关知识,首先向具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起诉,去法院起诉立案需要有原告身份证明,起诉状,并预交诉讼费用。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法律快车,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为您解答疑惑。

引用法条

拓展阅读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点赞
收藏
分享至

相关知识推荐

相关文书下载
限时特惠

海量合同范本 · 任意编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