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民法典 > 总则 > 民事法律行为 > 民事行为能力怎么鉴定

民事行为能力怎么鉴定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1-10-14 09:20:09 人浏览

导读:

对于未成年人我们很容易就能看出来对方的行为能力,但是未成年人我们一般也不会和他签合同,和我们签合同的往往是成年人。那么,民事行为能力怎么鉴定?接下来,关于民事行为能力怎么鉴定的详细内容,就由法律快车小编为您做更进一步的解答吧!
民事行为能力怎么鉴定

一、民事行为能力怎么鉴定

法院不负责鉴定的,会委托其它相关部门。

法院判决认为某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是依据当事人近亲属或利害关系人的申请,委托相关部门对当事人进行诊断后做出鉴定,并由法院依据该鉴定进行判决。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八十七条:申请认定公民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由其近亲属或者其他利害关系人向该公民住所地基层人民法院提出。申请书应当写明该公民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事实和根据。

第一百八十八条:人民法院受理申请后,必要时应当对被请求认定为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公民进行鉴定。申请人已提供鉴定意见的,应当对鉴定意见进行审查。

二、在什么情况下需监护人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情况下需要监护人。中风病人思维正常,但不能言语写字,属于完全行为能力人的情况下,不需要监护人。

被人民法院认定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经本人、利害关系人或者有关组织申请,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其智力、精神健康恢复的状况,认定该成年人恢复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三、无民事行为能力怎么推举监护人

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由下列有监护能力的人按顺序担任监护人:

(一)配偶;

(二)父母、子女;

(三)其他近亲属;

(四)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但是须经被监护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同意。

指定监护人程序一般是由被监护人所在地的居民委员会进行指认,如果没有疑问,那么监护人就此成立。如果有疑问的,可以向法院提起相关诉讼。

以上就是法律快车小编为大家带来民事行为能力怎么鉴定全部内容,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如果是因为民事行为能力问题而起纠纷起诉到法院,法院是不是亲自来鉴定的,一般都会委托精神病医院去鉴定。如果您还有其他问题的,欢迎咨询法律快车律师,我们将耐心为您解答疑惑。

引用法条

拓展阅读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点赞
收藏
分享至

相关知识推荐

相关文书下载
限时特惠

海量合同范本 · 任意编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