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民法典 > 侵权责任 > 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 > 交通事故伤残金有哪些

交通事故伤残金有哪些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3-11-10 00:34:34 人浏览

导读: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发生交通事故则以,一发生交通事故,一般都必定会有伤亡。而一旦有了伤亡,后续的责任认定、赔偿都少不了。那么交通事故伤残金有哪些呢?下面是法律快车小编为您整理的相关知识,希望对您能有所帮助。

交通事故伤残金有哪些

  一、交通事故伤残金有哪些

  构成伤残等级的,可以主张按照伤残系数主张残疾赔偿金、被扶养人生活费,还可以精神损害抚慰金。

  1、残疾赔偿金是指受害人因侵权行为导致残疾丧失部分甚至全部劳动能力,进而导致收入的减少,给予受害人用于个人生活的补助费。残疾赔偿金根据受害人丧失劳动能力程度或者伤残等级,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自定残之日起按二十年计算。但六十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七十五周岁以上的,按五年计算。受害人因伤致残但实际收入没有减少,或者伤残等级较轻但造成职业妨害严重影响其劳动就业的,可以对残疾赔偿金作相应调整。

  2、被扶养人生活费是指受害人在受到损害以前实际抚养的未成年子女或者没有其他经济来源的配偶、父母等亲属在物质上和生活上被扶助与供养所需要的费用。被扶养人生活费根据扶养人丧失劳动能力程度,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和农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费支出标准计算。被扶养人为未成年人的,计算至十八周岁;被扶养人无劳动能力又无其他生活来源的,计算二十年。但六十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七十五周岁以上的,按五年计算。被扶养人是指受害人依法应当承担扶养义务的未成年人或者丧失劳动能力又无其他生活来源的成年近亲属。被扶养人还有其他扶养人的,赔偿义务人只赔偿受害人依法应当负担的部分。被扶养人有数人的,年赔偿总额累计不超过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额或者农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费支出额。

  3、受害人构成一至十级伤残等级的,还可以主张合理的精神损害抚慰金。

  二、什么是交通事故残疾赔偿金

  残疾者生活补助费,是指受害人因道路交通事故致残,不仅影响了其以后的生活能力,而且影响了其获取经济收入的能力,为了维持生活,需要对其进行生活补助,由相关责任人按照一定的标准对这项生活补助费用进行的赔偿。残疾者生活补助费是维持受害人生活的保障,是道路交通事故的重大后果,是事故责任人的责任内容之一,应当予以赔偿。

  三、残疾补偿金如何计算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25条第1款规定,“残疾赔偿金根据受害人丧失劳动能力程度或者伤残等级,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自定残之日起按二十年计算。但六十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七十五周岁以上的,按五年计算。”根据上述规定,要计算残疾赔偿金需要确定赔偿等级和赔偿年限。解释中没有明确表明如何根据伤残等级来区分赔偿水平,但不同伤残等级的赔偿水平应该是不同的。其中居民人均收入按照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而有所不同,但都要按照政府统计部门公布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经济特区和计划单列市上一年度相关统计数据确定。

  以上便是法律快车小编为您整理的有关交通事故伤残金有哪些的全部内容,由文章不难得知构成伤残等级的,可以主张按照伤残系数主张残疾赔偿金、被扶养人生活费,还可以精神损害抚慰金。如果您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欢迎咨询法律快车的专业律师,他们会给您专业的建议。

引用法条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点赞
收藏
分享至

相关知识推荐

相关文书下载
限时特惠

海量合同范本 · 任意编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