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民法典 > 总则 > 自然人 > 如何申请确定监护人

如何申请确定监护人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4-02-20 16:28:47 人浏览

导读:

监护人是无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重要角色,当多个人争当监护人或者无人愿意担任监护人时,被监护人应该如何确定其监护人呢?接下来将由法律快车小编为您介绍关于如何申请确定监护人及其相关方面的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解决相应的问题。

如何申请确定监护人

一、如何申请确定监护人

申请确定监护人的,必须要满足以下几个条件:

1、必须经过有关组织予以指定。对于未成年人,要先由父母的所在单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在近亲属中指定;

2、对于精神病人,要先由精神病人的所在单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在近亲属中指定。对指定不服的,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人民法院才能受理。未经指定而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3、如果是被指定人不服的,还应当在接到有关组织关于指定监护的通知(书面或口头通知)的次日起30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逾期起诉的,按变更监护关系处理。

二、监护人的确定规则

1、协商指定的监护人。该种情况是指被监护人在具有完全行为能力之时提前协商指定特定人员作为其将来的监护人。该种协商指定一般情况下会到公证处进行相关公证,公证处会出具正式的公证文书,当特定情况发生后该特定人员即成为该人的监护人。如果该指定未经公证,只是双方之间签署的协议书,则该种情况下可以参考下面向法院确定监护人的程序来取得相关法院文书。

2、指定的监护人。从法律规定来看,在无被监护人协商指定监护人的情况下,相关人员按照自己所处的位置结合法律规定的监护人顺序便可判断出自己是否为该人的监护人。但是法律规定并不具体到个人,尤其是面对在同一顺位有多人的情况下,我们怎样确定监护人?这就涉及到居委会指定或者法院指定。

(1)村委会、居委会指定监护人.从法律规定来看,监护人之间可以协商确定监护人,确定不了或有争议的可以申请居委会指定也可以直接向法院申请指定。因村委会、居委会是一个群众性自治组织其并不具有足够的能力来审查处理指定监护人的申请,故向村委会或居委会申请出具指定监护人材料时具有一定的难度。

(2)法院指定监护人。社会对法院的文书具有较高的认可度,故向法院申请确定监护人更为普遍。向法院申请确定监护人是法院的一种特殊程序,在申请确定监护人之前需要先行申请宣告公民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宣告公民限制行为能力人。待法院判决生效后再申请确定监护人。

三、监护人的顺位

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由下列人员担任监护人:

1、配偶;

2、父母;

3、成年子女;

4、其他近亲属;

5、关系密切的其他亲属、朋友愿意承担监护责任,经精神病人的所在单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同意的。对担任监护人有争议的,由精神病人的所在单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在近亲属中指定。对指定不服提起诉讼的,由人民法院裁决。没有第一款规定的监护人的,由精神病人的所在单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担任监护人。

根据法律规定可以得知,监护人首先是父母担任,其次是近亲属,如果没有近亲属且没有人自愿担任监护人的,就由当地的村委会、居委会或者民政部门担任监护人。以上便是法律快车小编为您带来关于如何申请确定监护人的相关知识,若大家有什么不了解的亦或是有其他疑问的可以咨询法律快车的律师。

引用法条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点赞
收藏
分享至

相关知识推荐

相关文书下载
限时特惠

海量合同范本 · 任意编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