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民法典 > 侵权责任 > 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 > 交通事故对方不赔偿怎么办

交通事故对方不赔偿怎么办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1-08-31 10:27:30 人浏览

导读:

车水马龙里,每天都有新的大大小小的交通事故发生,这其中就会牵扯到赔偿问题。交通事故如何认定?赔偿标准是如何?交通事故对方不赔偿怎么办?这些都是很复杂但又很重要的问题。接下来就让法律快车小编带你来了解一下吧。

交通事故对方不赔偿怎么办

一、交通事故对方不赔偿怎么办

可以起诉解决。《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四条 对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的争议,当事人可以请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调解,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经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调解,当事人未达成协议或者调解书生效后不履行的,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条规定:“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的,由保险公司在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不足的部分,按照下列规定承担赔偿责任

(一)机动车之间发生交通事故的,由有过错的一方承担赔偿责任;双方都有过错的,按照各自过错的比例分担责任。

(二)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没有过错的,由机动车一方承担赔偿责任;有证据证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有过错的,根据过错程度适当减轻机动车一方的赔偿责任;机动车一方没有过错的,承担不超过百分之十的赔偿责任。

交通事故的损失是由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故意碰撞机动车造成的,机动车一方不承担赔偿责任。

二、交通事故认定原则

交通事故认定应掌握行为责任原则、因果关系原则、路权原则和安全原则。

行为责任原则即如果当事人对某一起交通事故负有责任,则必定因其由行为引起,没有实施行为的当事人不负事故责任。直接原因原则是指行为人的行为是实实在在地足以引起交通事故及损害后果发生的因素,它就构成事实上原因,即直接原因。交通事故认定作为技术认定,应载明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交通事故认定只是证据之一,在认定交通事故责任时,应从技术的角度出发,认定直接行为人的责任,而不须考虑应承担相关法律责任人的事故责任。路权原则即各行其道原则。《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三十八条规定:“车辆、行人应当按照交通信号通行;遇有交通警察现场指挥时,应当按照交通警察的指挥通行;在没有交通信号的道路上,应当在确保安全、畅通的原则下通行”。各行其道原则是交通安全的重要保证,是交通参与者参与交通的基本原则。现代化交通设施给所有的交通参与者规定了各自的通行路线,行人、不同类型的非机动车和机动车都有各自规定的通行路线。

三、交通事故赔偿项目

1、医疗费。按医院凭据支付。需要住院、转院、护理的应有医院证明,并经公安机关同意。

2、误工费。当事人有固定收入的,按照本人因误工减少的固定收入计算,误工日期以单位、医院出具的证明为准。如误工者的收入高于事故发生地平均生活费的三倍以上者,按三倍计算。

3、住院伙食补助费。按照交通事故发生地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出差伙食补助标准计算。

4、护理费。伤者住院期间,护理人员有收入的,按照误工费的规则计算;无固定收入的,按交通事故发生地平均生活费计算。

5、残疾者生活补助费。根据伤残等级,按交通事故发生地平均生活费计算。自定残之日起,赔偿20年。50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1岁减少1年,最低不少于10年;70岁以上的按5年计算。

6、残疾用具费。凭医院证明按普及型器具的费用计算。

7、丧葬费。按交通事故发生地的标准支付。

以上就是法律快车小编关于交通事故对方不赔偿怎么办这一问题的解答并为您介绍了交通事故责任的认定原则以及一般赔偿项目。谁也不想发生事故,但在发生以后我们也要积极收集保全证据,寻找靠谱的律师,争取自己的合法权益。如果您还有其他问题,建议咨询法律快车专业律师。

引用法条

拓展阅读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点赞
收藏
分享至

相关知识推荐

相关文书下载
限时特惠

海量合同范本 · 任意编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