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民法典 > 合同 > 保证合同 > 变更保证人手续

变更保证人手续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1-09-02 11:44:02 人浏览

导读:

所谓担保,是指保证人与债权人之间约定,当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保证人将按照约定履行债务或对债权人承担责任。因此,所订立的合同为担保合同。那么变更保证人手续有哪些?下面由法律快车小编整理相关知识,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变更保证人手续

  一、变更保证人手续

  原保证人因贷款、购房支取等原因需要申请变更保证人的,经原共同保证人同意并当面出具“承诺书”。由借款人持本人身份证原件及原保证人承诺书到受托银行填制“变更担保人申请书”、“保证人基本情况登记表”,由受托银行审核无误后,填制《住房公积金贷款担保变更审批表》,并报中心审批,由经办银行通知新保证人签订《保证合同》。因借款人贷款余额递减,需要减少保证人的,由借款人持本人身份证原件到受托银行填制“账户启封(变更)申请书”,原保证人需出具承诺继续履行原担保责任的书面声明,由受托银行审核后,填制《住房公积金贷款担保变更审批表》,报中心信贷科或分支机构审批,审批通过后办理住房公积金账户启封手续。

  二、房屋合同主体如何变更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四十三条中关于协议变更合同中规定,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合同。租赁合同是出租人将租赁物交付承租人使用、收益,承租人支付租金的合同。变更房屋租赁合同主体的,由当事人协商处理,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合同主体。

  二、未约定情势变更条款是否可主张

  不可抗力引起的未约定情势变更条款可以主张。但有以下例外:

  (一)金钱债务的迟延责任不得因不可抗力而免除;

  (二)迟延履行期间发生的不可抗力不具有免责效力。

  合同当事人订立合同中对于不可抗力条款约定的方法一般有三种:

  (一)一种是概括式,即在合同中只概括地规定不可抗力含义,不具体罗列可能发生的事件。如果合同签订后,客观情况发生了变化,双方对其含义发生争执,则由受理案件的仲裁机关或法院,根据合同解释规则确定是否构成不可抗力;

  (二)另一种是列举式,即在合同中将属于不可抗力的事件列举出来,凡是发生了所罗列的事件即构成不可抗力,反之则不构成不可抗力事件;

  (三)第三种是综合式,即在合同中既概括不可抗力的具体含义,又列举属于不可抗力范围的事件。

  通过以上内容,相信您对变更保证人手续的问题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原担保人因借款、退房等原因需要变更担保人的,原共同担保人应当当面同意并出具“承诺书”。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法律快车,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为您提供帮助。

引用法条

拓展阅读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点赞
收藏
分享至

相关知识推荐

相关文书下载
限时特惠

海量合同范本 · 任意编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