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资信调查 > 资信调查报告 > 个人资信调查报告 > 全国诚实守信模范候选人——周安会

全国诚实守信模范候选人——周安会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19-09-02 00:33:00 人浏览

导读:

周安会(候选人编号342),女,60岁,重庆市垫江县高峰镇石丰村村民。2007年11月23日,对周安会来说是一个终身难忘的日子。双目失明、佝偻着身体的她在一位村民的搀扶下来到高峰信用社,用颤抖的双手将1000元钱交给信用社工作人员。此时,在场的人无不动容。
周安会(候选人编号342),女,60岁,重庆垫江县高峰镇石丰村村民。

  2007年11月23日,对周安会来说是一个终身难忘的日子。双目失明、佝偻着身体的她在一位村民的搀扶下来到高峰信用社,用颤抖的双手将1000元钱交给信用社工作人员。此时,在场的人无不动容。因为她历经八载的艰辛,终于替亡夫还清了最后一笔贷款。

  周安会5岁患上小儿麻痹症,从此便无法站立,双手也仅有拇指和食指能够勉强活动。在她20岁时,又患眼疾双目失明。1982年,33岁的周安会和同村的宋吉明结了婚。1999年,丈夫被诊断出患上了食道癌。周安会费尽全力服侍照顾,但还是未能挽救丈夫的生命。丈夫在临终时请求周安会无论如何也要还清信用社的贷款。1000元贷款对她而言简直就是天文数字。从此,她便独自走上了漫长的替夫还贷之路。

  丈夫去世时,周安会家里的钱凑在一起不足10元,在村民的帮助下丈夫才得以安葬。因为没有劳动能力,周安会不得不把承包地转让给其他村民耕种,每年收获后再以一些粮食来抵冲承包款。除此之外,每年200元的残疾人补助和好心村民偶尔给她的几块零花钱,就成了周安会的主要经济来源。

  生活的艰辛没有压垮周安会,带着丈夫的临终嘱托,她走上乞讨之路替亡夫还贷。周安会时常早出晚归,四处行乞。年复一年,欠了8年的债务终于艰难地还清了,周安会握紧红色的还款凭证长长地舒了口气。

  不久,令周安会怎么也没想到的是,信用社传来一个意外的消息——仍有1000元贷款未还,这是丈夫生前为治病而贷的第二笔款。白纸黑字,还有村委会的公章,1000元借款假不了。“欠债还钱,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此时的周安会没有埋怨丈夫一句话,挺起病体又默默承担起了这笔债务。最终,坚强、倔强的周安会还清了所有贷款。

  周安会诚实守信、重情讲义的感人事迹很快传了开来,在社会上引起极大的反响。重庆信用联社、高峰镇政府及社会人士为周安会捐款10多万元,帮助她建起了新房。信守承诺的残疾农村妇女周安会,用最朴素的行为诠释了“诚信”二字,也赢得了人们对她的尊敬。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