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资信调查 > 个人资信调查 > 人生的法宝——诚信

人生的法宝——诚信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19-08-31 13:36:33 人浏览

导读:

诚信,是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道德基石;它不仅对促进社会稳定繁荣、正确引导社会风俗、医治社会精神疾病具有重要作用,而且对加强社会成员的个人道德涵养,提升全民族的文明素质,培养有知识、有作为、讲道德、守法纪的一代公民同样举足轻重;它

  诚信,是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道德基石;它不仅对促进社会稳定繁荣、正确引导社会风俗、医治社会精神疾病具有重要作用,而且对加强社会成员的个人道德涵养,提升全民族的文明素质,培养有知识、有作为、讲道德、守法纪的一代公民同样举足轻重;它是立国、立业之本,也是个人安身立命的精神法宝。

  诚信的基本含义是守诺、践约、无欺。通俗地讲就是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古人说:“成在学、思、行,行在诚、实、信。”在诚信、成人、成才的关系中,诚信是基础。瑞士的亚美路把信用比做镜子,他说:“信用如镜,一有裂痕,难以复原。”

  信用如镜,能照出世态人心。有形的镜子能照见人的形体和外表,清晰明了,无变形,无掩饰,直接照出你的本来面目。而无形的信用之镜却能照出一个人的内心和灵魂,你的想法、你的表现、你的目的,尽管捂盖隐藏,尽管伪装巧饰,但在信用之镜面前,还是被照得一览无余。信用如镜,需精心擦拭打磨。其亮容不得沾沙染尘,其洁容不得蓬垢污面。镜面污染,就会照得模糊不清。镜面斑驳,就会照得扭曲变形。“身是菩提树,心是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建立维护信誉难,损害玷污信誉易。因此,对此镜要格外珍惜爱护,不染尘、不锈蚀、不扭曲,这样才能既照亮自己,也照亮他人。

  信用如镜,要常照、反复照。亚里士多德说过:“人的行为总是一再地重复,因此卓越并不是单一的举动,而是习惯。”天天洗脸照镜子,人之常情。信用也是天天用的。生活多重复,工作多重复。交易在重复中进行,交往在重复中奔走,重复是人生离不开的活动,但信用始终是其中的支柱和灵魂。杰克韦尔奇说:“提炼、坚持、重复,这是你成功的法宝。持之以恒,终将达到临界值。”重复是信用保洁的重要方式、是信用向上攀登的阶梯,重复对信用无疑是一次次考验、一次次升华。不要以为熟悉了就漫不经心,不要以为习惯了就懒散懈怠,如果有谁想在熟中取巧,在“惯”中耍滑,那重复就是倒退,甚至会遭受灭顶之灾。同仁堂有一条古训:“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位虽贵必不敢省物力。”这是历代同仁堂人在制药过程中必须遵循的行为准则,他们重复了好多年。“济世养生,诚实守信”的理念始终不变,坚持货真价实,绝不弄虚作假。他们因此成了市场的“不倒翁”。重复不是原地踏步,而是不断耕耘的坚定信念,是不疾不徐的平和心态,是一如既往的坚守笃行。

  信用如镜,易碎难复。镜子是易碎品,信用也是“易碎品”,稍不小心就可能使之破裂,一旦出现裂痕就难以修复。宋朝的袁采曾经说过“有所许诺,纤毫必偿。有所期约,时刻不易。”对信用要存敬畏心,要存危机感,时刻敲警钟,不断查漏洞。要把信用铸坚实,需要一点一滴努力,更需要久久为功,一阵子不难,一辈子不易,尤其在各种欲望利益勾引下,要想守住不染不变不碎,要下苦功夫、狠功夫。

  有的人富了,却远离了诚信;有的人很穷,却坚守着诚信。诚信需要互动维持,不求回报但要真诚,诚信也离不开感情,但并非简单地进行“感情投资”,这里头良心道义是底线,共遵共守共保共护是美德。因为此镜之碎,不但毁坏你的工作生活交往,毁坏你的道德人格,更毁坏你的精神和灵魂。李嘉诚说:“做事先做人,一个人无论成就多大的事业,人品永远是第一位的,而人品的第一要素就是诚信。”所以,无论身在何处何地,位在何级何职,工作在何行何业,都要视诚信为人生的法宝。诚然,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团体又何尝不需要诚信呢?诚,品则高;信,心则归。既诚且信,定然万众一心,又何愁民族不能兴旺、国家不能富强、团体不能壮大、人民不能幸福安康呢?[page]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