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资信调查 > 资信调查作用 > 关于政务诚信建设的思考

关于政务诚信建设的思考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19-09-04 02:47:59 人浏览

导读: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现代市场经济的黄金规则;其基本内涵是诚实不欺、恪守信用,内诚于心而外信于人。政务诚信作为诚信体系建设的三个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党和政府的形象。民无信不立,诚实守信,才能政令畅通,才能确保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现代市场经济的黄金规则;其基本内涵是诚实不欺、恪守信用,内诚于心而外信于人。政务诚信作为诚信体系建设的三个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党和政府的形象。“民无信不立”,诚实守信,才能政令畅通,才能确保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的顺利实施。

  一、抓宣传教育活动,树立诚实守信意识。公务员和国家机关是诚实守信的表率,是诚信建设的领跑者。要围绕诚信主题,在公务员中大力开展丰富多彩、各具特色的教育活动,努力改造其主观世界,加强道德修养,做好诚信表率,规范自己言行,关心群众利益,并以此推动全社会的诚信建设。各级政府部门也要结合自身实际和干部职工思想实际,抓好载体,找准切入点,开展深入浅出、生动活泼的诚信宣传教育活动,倡导诚实守信的良好风尚,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引导干部职工切实认识到讲诚信与自身利益的密切关系,使讲诚信成为广大干部职工的自觉行动。要将诚信建设结合进文明单位创建、“五好党组织”创建以及青年文明号、党员示范岗评比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中,以此引起各级政府部门及广大干部职工对政务诚信建设的关注和重视,使诚实守信的良好风尚在传统的精神文明建设活动中得到广泛宣传和不断发扬光大。同时,要结合各自实际,把握时代特点,加强对政务诚信建设的理论研究,充分借鉴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明在信用建设方面的有益经验和前沿理论,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健康向上的信用文化,确保诚信建设理论指导的正确性。

  二、抓信用体系建设,构建规范化制度化的诚信机制。建设规范化制度化的社会信用体系,政府是关键,是龙头,是前提,政府部门要起到表率作用。推进政府诚信建设,重点要抓好政务公开和效能建设,着力转变政府职能和工作作风,规范社会事务,增强信守承诺的自律意识,健全政府诚信的监督机制,提高行政决策的科学化,提高行政效率和管理水平,营造诚实守信的大环境。要建立政府部门信用基础数据库,制定各部门信用分类等级、规划和标准,倡导用诚信规范政务,用诚信赢得民心,用诚信促进发展;要逐步实施信用评级工程,以各级政府政务信息网络为平台,向社会公众提供政府部门信用数据,接受社会公众的公开评级,并向全社会公布评级情况,自觉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要建立公务员个人信用档案,个人信用状况将与其表彰奖励、职务晋升、工资晋级等切身利益直接挂钩。多管齐下,大力倡导诚信立身、诚信立业的好风尚,争做德才兼备、明礼诚信、敬业乐业的公务员。

  三、抓诚信缺失问题的整治,确保诚信建设健康发展。当前,诚信缺失已成为一种社会公害,影响到人民群众的衣食住行和安居乐业,影响到社会的人际关系和秩序稳定,尤其是政府部门的信用缺失问题,直接影响到党和政府在社会公众中的形象,影响到党和政府的公信力,影响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如何从根本上解决政府部门的失信问题呢?笔者认为,一是要加大对政府部门不诚信行为的惩罚力度。对因不守诚信而有损人民群众利益的行为,该在新闻媒体上曝光的要曝光,该党纪政纪处罚的要处罚,该追究法律责任的要追究,绝不姑息迁就。二是在纪检监察部门和公务员主管部门设立热线电话,建立与社会公众畅通的联系渠道,认真受理社会公众对各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失信行为的举报投拆,广泛听取社会公众的意见和建议,自觉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三是领导干部要做诚实守信的标兵。政务诚信建设,领导是关键中的关键。“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因此,各级领导干部要在政务诚信建设中率先垂范,身体力行,言必信,行必果,以实际行动取信于民。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禁止别人做的,自己坚决不做。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只要领导干部能够模范带头,广大干部职工就会纷纷效仿,诚实守信的浓厚氛围就会形成。 [page]

  总之,道德是文化的灵魂,诚信是社会的良心。政府部门作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实践者,一定要将政务诚信作为一种矢志不渝的品格、一种义不容辞的责任,贯穿于自身建设和行政管理的始终,珍惜信用,恪守诚信,努力打造人诚事公、信立八方的良好形象,引领全社会的诚信建设,更好地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拓展阅读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