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资信调查 > 资信调查内容 > 政府信用“缩水”最可怕

政府信用“缩水”最可怕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19-09-03 13:43:28 人浏览

导读:

浠水事件的出现,让世人大大震惊了一把。当地官员们追求屁股享受的狂热,压过了对民生民权的关注,随着县政府的欠条进当铺,有关官员的责任、义务也被送进当铺封存,在百姓视野中化为乌有。政府欠条大量进典当行贱卖,折射出许多耐人寻味的东西,千元欠条卖

“浠水事件”的出现,让世人大大震惊了一把。当地官员们追求“屁股享受”的狂热,压过了对民生民权的关注,随着县政府的欠条进当铺,有关官员的责任、义务也被送进当铺封存,在百姓视野中化为乌有。

  政府欠条大量进典当行贱卖,折射出许多耐人寻味的东西,千元欠条“卖”不到300元,老百姓的血汗钱被大打折扣,权力与利益急剧缩水;盖着政府部门大印的一摞摞欠条成了典当行业的“经济增长点”,欠条的回收流通过程,注定是个蕴育腐败温床之旅……我以为,此事件中最可怕的后果是,政府信用空前缩水,政府形象及公信力遭受空前侵蚀。

  据报道,浠水县政府一方面声称财政紧张,无法还清已拖欠十年的欠款,另一方面,他们却违反规定,想办法通过其他渠道筹集购车款项,为县领导们配制了超标的车辆。这种赖债不还的行为直接影响到公众对政府的信任和依赖,进而削弱政府行使公共权力的威信和力度。

  政府是一切合法化权力的集合体,也是社会交换组织中的一环,而信任,是一种共享价值和期望。政府的信用在全社会更起表率作用,政府的公信力正是各种法律法规得以高效行使的保证,是种种相互性社会交往关系的纽带。政府公信力既是一种给予也是一种回报,如同商业信用是经营之本。政府之所以要有信用,是为了继续高效地行使权力。

  人无信不立,业无信难兴,政无信必颓。政府不讲诚信,整个社会信用体系就难以建立。在一个不讲信誉的政府引领下,个人的信誉能走多远?

  “浠水事件”让一个急待解决的问题摆上议事日程:呼唤政府公信体系尽快建立出台。要通过加强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强化工作人员的信用意识,建立健全政府的信用惩戒机制,建立政府信用档案和政府机关及其公务员的信用记录等途径,提高政府公信力,树立重诺守信的形象。这不仅是健全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核心环节,也是维护社会稳定和谐、健康发展的时代要求。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拓展阅读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