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资信调查 > 资信调查程序 > 政府信用监管理论分析框架

政府信用监管理论分析框架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19-09-02 23:13:46 人浏览

导读:

国家竞争的前景取决于资源、技术、资本要素还是取决于制度要素?现代经济学认为国家在其资源规模与别国相当的情况下,制度的竞争力是决定性的,甚至制度可以弥补资源、资本、技术不足的劣势,因而制度建设成为当前各级政府在市场经济新环境下所面临的基本历
国家竞争的前景取决于资源、技术、资本要素还是取决于制度要素?现代经济学认为国家在其资源规模与别国相当的情况下,制度的竞争力是决定性的,甚至制度可以弥补资源、资本、技术不足的劣势,因而制度建设成为当前各级政府在市场经济新环境下所面临的基本历史任务。我国国情战略研究专家胡鞍钢教授和香港中文大学政治学家王绍光教授提出:单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战略思路还不能解决和应对经济繁荣条件下,日益突出的社会不平等、不公平、不稳定及其他社会危机,而国家必须确立制度建设为中心的战略思路,目的在于通过国家制度建设实现社会福利的最大化。其中社会信用制度建设是连通国家宏观制度与微观制度的桥梁。只有严谨科学公正的制度才能保证社会的正常运转,即政治有序、经济高效、分配公正、人们生活安宁以及人际交往和谐,而每一个目标的实现无不建基于社会信用基础上。

  信用在本质上是一种制度。制度的产生,依赖于人们对破坏承诺与互相欺骗行为的妨碍财富增加的认识,依赖于人们消除过高的交易成本的愿望。它在多重维度上将经济主体的行为引向一个可预测的理性的框架下,使机会主义和逆向选择行为受到抑制,使人们之间的交易行为变为可计量、可测度的行为和活动。信用中国我们共同打造ccn86.com当然信用当以精神的方式呈现出来主体的道德和人格,而当以规则的方式呈现出来就是人与人交往的规则体系,即制度。人类的相互交往,包括经济生活中的相互交往,都依赖于某种信任,信任以一种秩序为基础,制度是信任的保证,信任是秩序的保证。因而我们需要简单以意识形态的教化来解决社会信用的失范。

  我国传统的政治经济学主要是着眼于批判,而对社会主义经济的宏观和微观制度建设研究甚少,在经济学术界和公共政策、社会政策制订者普遍存在模式制度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或者假定制定已经先验的存在或者假定制度在我们的生活之外存在,传统的计划经济和小农经济不存在发达而复杂的市场交易,因而仅仅需要低层次的习俗、道德信条等非正式的规则就可以调节人们之间的经济交往,但现代市场经济是一种非常复杂的高级形态的信用经济,存在着实体资本和虚拟资本的复杂运作,存在大量的区际、国际贸易活动,而且企业作为市场的替代物成为经济组织,并构成了现代市场经济的主要主体,金融活动的风险性、复杂性、互动性和反复博弈的特性要求建立高层次的信用制度。如果我们无视客观的经济运动的基本事实,其结果只能将制度的影响排除在外,我们在制度之外所制定一切政策必将是“牛头不对马嘴的”,通过对西方发达国家信用制度的成长和我国东部信用建设历程的观察,我们有理由认定现代生产和商业能赖以繁荣的制度框架不能被习以为常视为天赐。

  一、信用制度和其他经济制度一样,通过正式的制度和非正式的制度来约束着人们的经济行为。

正式的制度是有某些人或某些组织自觉和有意识地制定的各项法律、法规、规则(宪法、企业法、知识产权保护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企业征信条例、票据法等)以及经济活动主体之间签订的正式契约(合同、协议等),它的实施由国家权力给予保障。而非正式的制度通常是被理解在社会发展和历史演进过程中自发形成的、不依赖于人们主观意志的文化传统和行为习惯。信用中国我们共同打造ccn86.com因而信用制度建设也应从正式的制度和非正式的制度两个方向考虑,一方面要尽快建立社会信用监管体系,制定信用法规,规范市场主体的信用活动。另一方面要讲信用制度、信用规范、信用要求内化于社会成员的内心信念。才能使社会信用制度真正发挥作用。由于文革极左年代的政治运动导致社会信用受到严重地破坏,主要是严重地损害了社会信用的文化基底,反反复复的政治运动摧毁正常的人际伦理和道德关系。当前我国正在处于社会全面转型时期,新旧制度交替,适应市场经济的新制度、新机制正处于探索之中,所以制度供给不足,社会信用失范,受传统习惯的制约,信用制度创新和供给能力严重滞后,导致我国经济每年因逃废债务造成直接损失约1800亿元,因合同欺诈造成的直接损失约55亿元,产品质量低劣和制假售假造成的各种损失至少有2000亿元,由于“三角债”和现款交易增加的财务费用约有2000亿元,专家估算因失信导致每年损失总计5855亿元。 [page]

  信用制度建设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因而有必要认识和了解信用的重要功能:(1)信用是现代市场经济制度的要素。(2)信用具有货币功能,是交易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重要媒介。(3)信用可以增加生产、扩大交易。(4)信用可以增加市场的有效需求,增加消费。(5)信用可以提高人类道德标准。(6)信用是可以建立的、可被了解验证的,并且是可以数据化的,即可用来确立“信用额度”和“信用评级”。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拓展阅读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