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执行法 > 中止执行 > 法院中止执行的后果是什么

法院中止执行的后果是什么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0-08-14 07:34:59 人浏览

导读:

中止执行相较于终结执行他有明显的区别,而且中止执行更强调的是一种暂停,不是一种终结的内容。很多朋友对于中止执行都不是特别的了解,特别是终止与中止这两者之间的差别,下面就让法律快车的小编带大家一起来学习一下法院中止执行的后果是什么。

  中止执行相较于终结执行他有明显的区别,而且中止执行更强调的是一种暂停,不是一种终结的内容。很多朋友对于中止执行都不是特别的了解,特别是终止与中止这两者之间的差别,下面就让法律快车的小编带大家一起来学习一下法院中止执行的后果是什么

法院中止执行的后果是什么

  一、法院中止执行的后果是什么

  中止执行的效力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人民法院应当暂停一切执行活动;

  2.执行程序的当事人及其他参与人不得该变中止执行前的财产状况和事实状态。如申请执行人不得擅自采取行动向被执行人追索债务:被执行人不得自行处分已经被查封、扣押的财产;协助执行人不得推卸协助法院执行的义务等。

  二、执行程序中的终结执行和中止执行区别

  终结执行是指在执行程序中,因发生法律规定的事由,执行程序没有必要或者不可能继续,而依法结束执行程序。根据《民诉法》第257条规定,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裁定终结执行:(1)申请人撤销申请;(2)据以执行的法律文书被撤销;(3)作为被执行人的公民死亡,无遗产可供执行,又无义务承担人的;(4)追索赡养费、抚养费、抚育费案件的权利人死亡的;(5)作为被执行人的公民因生活困难无力偿还借款,无收入来源,又丧失劳动能力的;(5)人民法院认为应当终结执行的其他情形。

  根据《民诉法解释》第519条规定,经过财产调查未发现可供执行的财产,在申请执行人签字确认或者执行法院组成合议庭审查核实并经院长批准后,可以裁定终结本次执行。由此可见,终结执行的条件有两个,两者缺一不可:(1)经过财产调查,没有发现可供执行的财产;(2)申请人签字确认同意终结执行,或者执行法院组成合议庭审查核实并经院长批准。只有上述两个条件同时具备,法院才能终结本次执行程序。

  执行法院裁定终结本次执行之后,法院一般不再主动调查被申请人的财产状况,调查被执行人财产状况的义务留给了申请执行人,若“申请执行人发现被执行人有可供执行财产的,可以再次申请执行”(见《民诉法解释》第519条第2款)。也就是说,终结执行的裁定做出之后,除非申请执行人找到被执行人财产线索后再次申请,执行法院一般不会再次启动执行程序。

  三、中止执行的具体内涵

  立法规定与司法解释规定的中止执行的情形: (1)申请人表示可以延期执行的; (2)案外人对执行标的提出确有理由的异议的; (3)作为一方当事人的公民死亡,需要等待继承人继承权利或承担义务的; (4)作为一方当事人的法人或其他组织终止,尚未确定权利义务承受人的; (5)人民法院已受理以被执行人为债务人的破产申请的; (6)被执行人确无财产可供执行的; (7)执行标的物是其他法院或仲裁机构正在审理的案件争议标的物,需要等待该案件审理完毕确定权属的; (8)一方当事人

  申请执行仲裁裁决,另一方当事人申请撤销仲裁裁决的; (9)仲裁裁决的被申请执行人依据《民事诉讼法》第213条第2款的规定向人民法院提出不予执行请求,并提供适当担保的; (10)涉外仲裁机构作出仲裁裁决,被执行人申辩有《民事诉讼法》第258条第1款规定的情形之一,并提供适当担保的。 (11)据以执行的生效法律文书确有错误,执行审判监督程序再审或上级法院提审裁定的。

  以上就是法律快车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法院中止执行的后果是什么的全部内容。法律是冷酷的,它不会因为你是谁或者别的原因而有所改变。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好公民。如果你还有更多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法律快车的相关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引用法条

拓展阅读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