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刑法 > 刑事诉讼法 > 强制措施 > 拘传 > 拘传的法律依据是怎么样

拘传的法律依据是怎么样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0-08-14 09:53:30 人浏览

导读:

当今世界影响下,我们国家经济快速发展,从而人民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对于法律法规的要求也需要更加健全。面对这种现象,我国对法律法规做出了更加完善的修改。那么拘传的法律依据是怎么样的呢?针对拘传的法律依据是怎么样的的问题,法律快车小编收集整理了相关信息,提供给大家参考,欢迎大家的阅读!

     当今世界影响下,我们国家经济快速发展,从而人民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对于法律法规的要求也需要更加健全。面对这种现象,我国对法律法规做出了更加完善的修改。那么拘传的法律依据是怎么样的呢?针对拘传的法律依据是怎么样的的问题,法律快车小编收集整理了相关信息,提供给大家参考,欢迎大家的阅读!

  一、拘传的适用对象

  在刑事案件中,拘传的适用对象只有两个,一是未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二是被告人。

  这就说明有两种情况是不得拘传的:

  1、讯问已经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直接提审就可以,不用再拘传。

  2、拘传只适用犯罪嫌疑恩、被告人,其他当事人不适用,譬如证人、行为人家属等。

  二、拘传的条件

  符合以下条件的,可以拘传:

  1、从当事人的范围,我们知道,拘传当事人,首先当事人是未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

  2、当事人经过依法传唤,当事人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就使用拘传;或者如果法院根据案件情况认为有必要拘传的被告人,可以不经过传唤,直接拘传当事人。

  三、拘传前是否都应该先依法传唤?

  首先,公安机关,检察机关和人民法院都有权决定是否拘留。

  其次,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必须依照法定程序,收集能够证实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罪或者无罪、犯罪情节轻重的各种证据。

  由此可以看出,公安机关、检察机关和人民法院没有经过传唤的的情况下,直接进行拘传也不违法。

  按通常情况应是先合法传唤,在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情况下,再实施拘传。在实践中,是先传唤,还是直接进行拘传,由公、检、法机关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和诉讼的需要决定。

  四、当事人被拘传后的法律后果

  当事人拘传接受讯问后,根据讯问的内容,有两种结果:

  1、在拘传期间内,决定变更强制措施的,这就意味着你已经涉嫌犯罪了,要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

  2、在拘传期间内,不变更其他强制措施的,结束拘传,恢复自由。

  五、拘传的法律依据是怎么样的

  1、《刑诉法》关于拘传的规定。我国《刑诉法》第五十条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根据案件情况,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拘传、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

  《刑诉法》第九十二条规定:对于不需要逮捕、拘留的犯罪嫌疑人,可以传唤到犯罪嫌疑人所在市、县内的指定地点或者到他的住处进行讯问,但是应当出示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的证明文件。传唤、拘传持续的时间最长不得超过12小时。不得以连续传唤、拘传的形式变相拘禁犯罪嫌疑人。

  2、高检院《规则》关于拘传的规定。我国高检《规则》就检察机关如何适用拘传制度第四章第一节用了五个条文阐述,但其中仅有一个条文涉及有拘传的时限。

  这里,我们将该条文予以列举,高检《规则》第三十四条规定:拘传持续的时间从犯罪嫌疑人到案时开始计算。犯罪嫌疑人到案后应当责令其在拘传证上填写到案时间,并在拘传证上签名或者盖章,然后立即讯问。讯问结束后,应当责令犯罪嫌疑人在拘传证上填写讯问结束时间。犯罪嫌疑人拒绝填写的,检察人员应当在拘传证上注明。

  由上可见,人民检察院在侦查职务犯罪案件的过程中,可以对未被拘留、逮捕的犯罪嫌疑人,以拘传措施强制其到指定地点接受讯问。但必须注意到,如采取拘传这一强制措施,在操作时限上必须注意到两点:其一,拘传持续的时间不得超过12小时;其二,不得以连续拘传变相拘禁犯罪嫌疑人。

  这两点也是《刑诉法》关于拘传时限规定的核心内容,同时也涵盖了高检《规则》中关于拘传时限的规定。从中体现了拘传的虚设性情形、宣告性时限与禁止性规范,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被拘传人的合法权利

  以上就是法律快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拘传的法律依据是怎么样的的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会有帮助。我国经济的增长,促使了法律法规的健全,从而保障了人民生活的质量。要是您对我国法律法规存在有疑惑,欢迎您进入法律快车进行法律知识的咨询。选择我们,您们的权益将会更有保障!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引用法条

拓展阅读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