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刑法 > 罪名大全 > 重要罪名 > 诈骗罪 > 四川公安发布防范通讯诈骗指南

四川公安发布防范通讯诈骗指南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0-07-18 01:38:25 人浏览

导读:

核心提示:四川省公安厅刑侦局梳理了通讯诈骗的相关资料,制作了防骗指南,帮助大家了解各种通讯诈骗的骗术,防止上当受骗。通讯诈骗犯罪形势日益严峻。通讯诈骗信息、诈骗电话的内容可谓花样百出:银行卡e令...

  核心提示:四川省公安厅刑侦局梳理了通讯诈骗的相关资料,制作了防骗指南,帮助大家了解各种通讯诈骗的骗术,防止上当受骗。通讯诈骗犯罪形势日益严峻。通讯诈骗信息、诈骗电话的内容可谓花样百出:银行卡e令升级、购车退税、绑架勒索……各种骗术的迷惑性很大,老百姓受骗中招率直线上升。

  一、通讯诈骗的特点

  1、作案手段专业,科技含量高

  2、跨区域跨境作案,侦破难度大

  3、职业化犯罪明显,涉案范围广

  4、犯罪呈非接触性,隐蔽性较强

  5、犯罪成本低,诈骗数额大

  二、主要通讯诈骗犯罪的手法

  通讯诈骗犯罪的手法众多,据不完全统计种类达到40余种,而当前群众最容易上当受骗的手法主要是以下几类:

  1、冒充公检法工作人员,以当事人涉嫌犯罪需将资金转入安全账户为由的诈骗犯罪。

  2、典型的地域性诈骗犯罪。如广西宾阳籍的QQ诈骗;湖北红安籍的销售书籍、纪念币诈骗;福建安溪的中奖诈骗等。

  3、新型诈骗犯罪手法。如通过伪基站发送虚假转账、中奖信息实施诈骗;设置虚假二维码和钓鱼网站获取受害人银行账户信息和密码等诈骗;

  三、通讯诈骗的类型

  就其实质而言,大致可以分为利诱型、避害型、恐吓型、招摇撞骗型和守株待兔型五类。

  1、利诱型通讯诈骗。此类通讯诈骗犯罪主要是利用事主投机致富的侥幸心理,通过让利、中奖、中介服务等名义,骗取事主信任后实施诈骗。主要包括虚假中奖信息诈骗、网络购物诈骗、购车退税诈骗、股票诈骗、虚构招聘广告诈骗、特价机票和火车票诈骗等等。

  2、避害型通讯诈骗。此类通讯诈骗犯罪主要是利用事主遇事后焦急慌乱的心理实施诈骗。比较常见的手法是以“假车祸或摔伤住院”为名的诈骗。作案人预先了解事主以及子女相关资料,利用事主子女上课或上班手机关机的期间,冒充医务人员或学校辅导员等身份,通过打电话给事主家人或朋友,谎称其子女出车祸或上体育课摔伤住院,急需汇医疗费为由进行诈骗。

  3、恐吓型通讯诈骗。此类通讯诈骗犯罪主要是利用事主遇事后紧张害怕的心理实施诈骗。比较常见的是虚构绑架事实的诈骗、虚构人际矛盾的诈骗等。由于不少受害者在接到电话后,往往希望尽快息事宁人,使得不少犯罪嫌疑人对此种手法屡试不爽。

  4、招摇撞骗型通讯诈骗。此类通讯诈骗犯罪主要是利用事主信任他人的心理实施诈骗。主要包括冒充上级领导诈骗、冒充通信部门工作人员诈骗、冒充公检法国家工作人员诈骗、冒充银行客服人员诈骗、冒充金融系统工作人员诈骗等,鉴于作案人冒充的人员都具有一定权威性或高度信任性,因此受害人往往不能及时辨别真伪,直到被骗后方知上当。

  5、守株待兔型通讯诈骗。此类通讯诈骗犯罪主要是利用机遇巧合的特点进行诈骗。作案人通过海量发送“你好,请汇款到某某银行账号,谢谢!”之类的短信,让事主误以为是商业伙伴或债权人,从而实施诈骗。此外,采用“呼通即停”和假ATM机等手段实施诈骗的手法也不罕见。

  四、通讯诈骗的防范

  1、务必要形成保密意识,防止个人及家庭的重要信息外泄,对于房产、中介、保险、汽修、网络等公司要谨慎留下自己的通信信息和个人身份信息,防止不法分子非法获取公民个人的信息;

  2、不断加强新知识的学习,了解通讯诈骗的手段方法,提升个人防骗识骗能力;

  3、接到通讯诈骗电话、信息时,做到“三不”原则,切记不听、不信、不转账;

  4、在无法确定有关情形时,务必拨打110咨询或通过亲朋好友核实情况。

  此外,为提高人民群众的防范意识,四川省公安厅还根据通讯诈骗的相关特点和诈骗类型,编发了系列短信及防范通讯诈骗口诀,并广泛向社会发布,请大家向亲朋好友转发,以免上当受骗。

[page]

  防范通讯诈骗短信内容

  一、冒充公检法、设立安全账户方式诈骗:

  1、四川警方特别提示:公检法机关不会在电话中要求群众打款或者转账。接到此类电话务必咨询110或亲友。严防通讯诈骗。

  2、四川警方特别提示:司法机关在调查办案中,绝不会设立所谓的“安全账户”要求群众转账,如遇到此类电话,请加强防范,避免上当受骗。

  二、QQ号码诈骗:

  1、四川警方特别提示:凡是收到以熟人好友、商业伙伴、企事业负责人或国外留学生的QQ号发来的以各种名义要求转款的信息,要电话核实,防止被通讯诈骗。

  2、四川警方特别提示:不法分子可能会在QQ、微信上或以短信方式,以购车退税、销售二手车、银行电子密码升级等为名实施诈骗,请广大群众注意甄别防范。

  3、四川警方特别提示:“熟人”发来QQ和短信,要求汇款或借钱;不要轻信把钱汇,电话核实莫受骗。

  三、利用二维码诈骗短信:

  1、四川警方特别提示:近期有不法分子利用带有木马病毒的二维码图形,诱导用户扫描,致使手机中毒,从而盗取手机内隐私信息,请不要轻易扫描来源不明的二维码图形。

  四、其他方式诈骗:

  1、四川警方温馨提示:谨防冒充电信、公安、财务、亲友、国外留学生,以电话欠费、购车退税、车祸出事、小孩绑架等为名的通讯诈骗。

  2、四川警方温馨提示:陌生电话勿轻信,对方身份要核清,家中隐私勿泄露,涉及钱财需小心,遇骗拨打110。

  3、四川警方温馨提示:凡收到声称“你的身份证信息被泄露,银行卡或信用卡已透支”要求转款的,请警惕通讯诈骗。※

  4、四川警方温馨提示:凡是以社保、医保补贴退款、购车(房)退税等名义,要求受害人与之联系或在ATM机上实施电话指定的操作,请警惕通讯诈骗。

  5、四川警方温馨提示:电话欠费、消费透支、购车购房退税是骗局;包裹藏毒、涉黑洗钱、安全账户是陷阱。※

  6、四川警方温馨提示:当您接到亲友号码、110来电以及95598等热线短号要求汇款的电话或短信时,请一定要提高警惕,及时予以核实确认,避免财物损失。※

  7、四川警方温馨提示:网上购物成时尚,请注意选择诚信度较高的购物网站和卖家,不能随意听信陌生人指导,并切记用于网购的支付宝网银卡不要存放太多现金。

  8、四川警方温馨提示:陌生电话莫轻信,对方身份要核清,家中隐私勿泄露,涉及钱财要小心,遇到事情勿惊慌,及时拨打110。

  五、防范通讯诈骗口诀:

  家庭情况要保密,涉及钱财需小心;

  短信诈骗花样多,不予理睬准没错。

  公安法院来电紧,回拨号码查仔细;

  亲属出事别轻信,骗取钱财是目的。

  陌生号码不急回,大额汇款要当心;

  询问信息要警惕,卡号密码需保密。

  陌生电话勿轻信,对方身份要核清;

  家中隐私勿泄露,涉及钱财需小心;

  遇到事情勿惊慌,及时拨打110。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