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刑法 > 犯罪类型 > 刑事犯罪 > 我国刑事犯罪种类包括哪些

我国刑事犯罪种类包括哪些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0-08-11 02:02:31 人浏览

导读:

刑事犯罪是最严重的犯罪类型,其所受到的惩罚也是所有法律处罚方式中最为严厉的,死刑就是刑事犯罪的处罚方式,那么我国刑事犯罪种类包括哪些?刑事犯罪的追诉期限有多久?刑事犯罪年龄划分标准是什么?针对这几个问题法律快车小编为您详细介绍,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刑事犯罪是最严重的犯罪类型,其所受到的惩罚也是所有法律处罚方式中最为严厉的,死刑就是刑事犯罪的处罚方式,那么我国刑事犯罪种类包括哪些?刑事犯罪的追诉期限有多久?刑事犯罪年龄划分标准是什么?针对这几个问题法律快车小编为您详细介绍,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一、我国刑事犯罪种类包括哪些

  1、危害国家安全罪

  主要与国家安全和领土主权完整以及国家秘密等有关的犯罪,例如有背叛国家罪、分裂国家罪、煽动分裂国家罪(组织、策划、实施分裂国家、破坏国家统一)、武装叛乱、暴乱罪、资助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活动罪、叛逃罪(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以及间谍罪罪等罪名。

  2、危害公共安全罪

  明知道自己的行为能带来公共安全隐患仍去实施的行为,危害大多数不特定人的利益,当然,也包括过失犯罪,有放火罪、决水罪、爆炸罪、投放危险物质罪、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破坏交通工具罪、破坏交通设施罪、组织、领导、参加恐怖组织罪、资助恐怖活动罪、违规制造、销售枪支罪以及重大责任事故罪;强令违章冒险作业罪等犯罪。

  3、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

  主要是生产假冒伪劣产品,盗用冒用他人商标,合同诈骗罪等破环市场经济秩序的行为,包括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走私罪、妨害对公司、企业的管理秩序罪、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罪、金融诈骗罪、危害税收征管罪、侵犯知识产权罪和扰乱市场秩序罪等犯罪。

  4、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

  对他人的人身自由和生命健康造成威胁的犯罪,有绑架罪、勒索罪、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罪、强制猥亵、侮辱妇女罪、猥亵儿童罪、强奸罪、非法拘禁罪等侵犯他人的法益的犯罪。

  5、侵犯财产罪

  主要侵犯的是公民或者单位的个体的财产利益,包括抢劫罪、盗窃罪、侵占罪、聚众哄抢罪、故意毁坏财物罪敲诈勒索罪、挪用资金罪、挪用公款罪等犯罪。

  6、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

  违反相关的社会管理秩序,影响法律的监督及事实,例如扰乱公共秩序罪、妨害司法罪、妨害国(边)境管理罪、妨害文物管理罪、危害公共卫生罪、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罪、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组织、强迫、引诱、容留、介绍卖淫罪、制作、贩卖、传播淫秽物品罪等的犯罪。

  7、其他犯罪

  主要是针对有特殊身份的犯罪,例如有关于国家机关人员的贪污贿赂罪、渎职罪和军人违反职责罪等身份犯罪。

  二、刑事犯罪的追诉期限

  1、法定最高刑为不满5年有期徒刑的,追诉时效的期限为5年;

  2、法定最高刑为5年以上不满10年有期徒刑的,追诉时效期限为10年;

  3、法定最高刑为10年以上有期徒刑的,追诉时效的期限为15年;

  4、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追诉时效的期限为20年。如果20年以后认为必须追诉的,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后,仍然可以追诉。

  三、刑事犯罪年龄划分标准

  1、不负刑事责任

  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不满十四周岁是无责任能力年龄阶段。因此,不满十四周岁的人不管实施何种法益侵害行为,都不负刑事责任。

  2、相对负刑事责任

  根据我国刑法第17条第2款的规定,"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因此,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是相对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

  3、减轻刑事责任

  我国刑法第17条第3款规定:"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可见,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是减轻刑事责任能力年龄阶段。这是未成年人犯罪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的法定情节,表明我国刑法对未成年人犯罪从宽处罚的刑事政策精神。我国刑法第17条第4款规定:"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他的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这里的收容教养是对不负刑事责任的未成年人的一种保安处分措施。

  4、完全负刑事责任

  我国刑法第十七条第一款规定:"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可见,年满16周岁,是有完全刑事责任的年龄阶段。

  以上就是“我国刑事犯罪种类包括哪些”的全部内容,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处刑;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刑。如果你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法律快车网,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为您提供帮助。

  责任编辑:琴子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引用法条

拓展阅读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