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刑法 > 刑法知识 > 外地人司法所不接受矫正怎么办

外地人司法所不接受矫正怎么办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1-10-08 13:06:29 人浏览

导读:

司法所是接受矫正对象依法实行矫正的场所,司法所应当对矫正对象的行为活动进行监督,同时矫正对象也应向司法所报告自己的行为活动。那么外地人司法所不接受矫正怎么办?接下来就由法律快车小编为大家整理这个问题的解答,让我们一起往下看吧。

  司法所是接受矫正对象依法实行矫正的场所,司法所应当对矫正对象的行为活动进行监督,同时矫正对象也应向司法所报告自己的行为活动。那么外地人司法所不接受矫正怎么办?接下来就由法律快车小编为大家整理这个问题的解答,让我们一起往下看吧。

  一、外地人司法所不接受矫正怎么办

  判缓刑后司法局不接收的,可以向公安机关投诉。判了缓刑司法局不接受,不影响法院判决。

  法院判缓刑的,司法局无权不接收。当然,如果犯罪人不居住在该司法局辖区的,法院应当将犯罪人移送其居住地的司法局执行。

  对矫正对象的接收是一项严肃、严格的法律程序,它以权力机关作出的生效判决、裁定或决定为依据,以法律文书和相关材料为载体,以履行法律手续为表现形式,因此司法局应当接收。

  根据《社区矫正实施办法》第六条 社区矫正人员应当自人民法院判决、裁定生效之日或者离开监所之日起十日内到居住地县级司法行政机关报到。

  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应当及时为其办理登记接收手续,并告知其三日内到指定的司法所接受社区矫正。发现社区矫正人员未按规定时间报到的,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应当及时组织查找,并通报决定机关。

  第六条 社区矫正人员应当自人民法院判决、裁定生效之日或者离开监所之日起十日内到居住地县级司法行政机关报到。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应当及时为其办理登记接收手续,并告知其三日内到指定的司法所接受社区矫正。发现社区矫正人员未按规定时间报到的,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应当及时组织查找,并通报决定机关。

  

  二、如何申请外地司法矫正

  社区矫正对象如果想迁居,应当提前三十天向执行地司法行政部门提出书面申请,并提交相应证明材料(在拟迁入地有住房、工作等的证明,这些主要是拟迁入地司法行政部门要)。执行地司法行政部门收到申请后经审查符合条件的,可向拟迁入地司法局发函。拟迁入地司法局经过调查认为符合迁入条件的,会向执行地司法局发函调取档案。

  当然,具体需要提供哪些材料,履行哪些手续,不同地方会有所差异,特别是跨省迁徙的。建议详细询问拟迁入地司法局。

  三、司法局矫正怎么样的

  司法矫正是一种不使罪犯与社会隔离并利用社区资源教育改造罪犯的方法,是所有在社区环境中管理教育罪犯方式的总称。简单地说,就是让符合法定条件的罪犯在社区中执行刑罚。国外较常见的包括缓刑、假释、社区服务、暂时释放、中途之家、工作释放、学习释放等。

  以上便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关于外地人司法所不接受矫正怎么办的详细解答,从以上内容可知司法所作为接受矫正对象的场所,不得无故不接受,有此种行为的,可以向上一级机关进行投诉。若大家有什么不了解的亦或是有其他疑问的可以咨询法律快车的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引用法条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