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刑法 > 刑法知识 > 职务侵占没达刑法立案标准怎么处罚

职务侵占没达刑法立案标准怎么处罚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0-09-23 00:07:38 人浏览

导读:

虽然现在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整体素质都有所提升,但是在有的公司、企业中仍然存在有人利用自己职务上的便利,为了自己的一己之私去侵占所在单位财务的。大家都知道所得金额达到一定标准的就要承担刑事责任,那么职务侵占没达刑法立案标准怎么处罚?以下将由法律快车为您进行详细解答,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虽然现在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整体素质都有所提升,但是在有的公司、企业中仍然存在有人利用自己职务上的便利,为了自己的一己之私去侵占所在单位财务的。大家都知道所得金额达到一定标准的就要承担刑事责任,那么职务侵占没达刑法立案标准怎么处罚?以下将由法律快车为您进行详细解答,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一、哪些行为构成职务侵占罪

  (一)股东侵占自己出资的公司、企业的财产

  按照法律规定,股东在出资后,这部分财产已属于公司、企业所有,而不再是股东的个人财产。因此,股东利用自己的身份和职务便利侵占其出资形成的公司、企业的财物,也构成职务侵占。需要注意的是,股东必须是利用了职务上的便利侵占了公司、企业的财物是股东构成职务侵占罪的前提,如果股东通过秘密窃取等非利用职务之便进行的侵占,不构成职务侵占罪。

  (二)将交付管理、经手、使用的财物据为己有

  这种犯罪方式是指,公司、企业的高管及其员工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自己管理、经手、使用的本公司、企业的财物直接据为己有。这类情况主要发生在公司、企业的销售主管、经理、厂长身上,因为他们一般都基于一定的合法事由在一定的时间内对本单位的财物具有事实上的控制权、支配权。

  (三)本公司、企业人员互相勾结,监守自盗

  这种犯罪方式是指发货员、缴库员、搬运工、修理工等一些具有管理、保管、经手本公司、企业财物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采用秘密窃取的方式,监守自盗。对于设有保安员的公司、企业,由于财物出入均要登记,上述人员在作案时为将财物顺利运出公司、企业,有时便与保安员互相勾结。

  (四)虚构事实,隐瞒真相,骗取本企业财物

  这种作案方式是指,犯罪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采用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方法,非法占有本企业的财务。例如收发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与供货单位职员互相勾结,虚记收到货物,使单位的货款虚增;购销人员伪造涂改单据;出差人员虚报差旅费等。

  (五)员工因为薪酬纠纷等原因而擅自截扣公司款项

  员工在构成此类犯罪时常常会觉得很委屈,他们认为,是公司先拖欠其工资,他们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才这么做的。但即使如此,只要员工出于占为己有的目的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擅自截扣公司款项,就构成了职务侵占。至于员工与公司间的劳资纠纷,应该通过合法的劳动争议仲裁或者诉讼途径解决。

  (六)非本公司、企业的人员与本公司、企业的员工勾结共同构成职务侵占

  在这类犯罪中,非本公司、企业的人员往往是与本公司、企业的员工互相勾结,共同侵吞、窃取、骗取本公司、企业的财产,因此,前者是职务侵占罪的共犯。需要指出的是,非本公司、企业的人员只能作为职务侵占犯罪的共犯形式出现,而不能单独实施职务侵占罪。

  二、职务侵占立案标准

  本罪是从全国人大常委会1995年2月28日颁布实施的《关于惩治违反公司法的犯罪的决定》吸收为刑法具体规定的。

  1997年刑法第271条规定,“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数额巨大的,处5年以上有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

  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在5000元至1万元以上眠一应予追诉。这里的数额,应当累计计算。

  应当注意,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本罪的立案标准规定了一个幅度,即非法占有的数额在5000元至1万元的,应当追诉。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安厅、局应当会同当人民检察院,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在上述数额幅度的范围内,及时确定本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统一执行的数额标准,并上报备案。

  三、职务侵占没达刑法立案标准怎么处罚

  如果职务侵占的数额达不到刑事案件的立案标准,可以通过仲裁或诉讼要求退赔。

  以上就是由法律快车为您收集整理的关于职务侵占没达刑法立案标准怎么处罚的相关知识。综上所述,对于没有达到立案标准的,可以通过诉讼或者仲裁的途径去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同时需要警醒大家在工作中一定要约束自己的行为,切勿做违法乱纪的事情。如果您还有其他的问题,欢迎您咨询法律快车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引用法条

拓展阅读

相关知识推荐